回民街,又称“方慧”,是Xi安的一个回族聚居区,这里分布着大量的清真寺。其中,有一座著名的清真寺隐藏在西街北侧的大学巷,名为“大学巷清真寺”。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沈:90后的“陕西文博兄弟”
向雪清真寺的建筑规模巨大,仅次于东侧的花觉巷清真寺,因此也被当地人称为“西小寺”。1956年8月6日,这座清真寺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叫“清真寺”,后来加了“大学巷”,以区别于其他清真寺。
相传这座清真寺所在的大学巷,曾是西域各国使节的驿站。唐朝时,这里设立了学习堂,供外国使节学习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习俗,所以后人称之为“大学”巷。如今,大学巷南北长约400米,南有西街,北有庙后街。在回民街,大学巷比喧闹的北门安静多了!
清真寺位于大学巷中段西侧,东西向,保存完好。大门外的街道两旁,是精致的照壁和什邡。中间的门楣上镌刻着“鲁”四个字,旁边的圆柱表面装饰着大量的花草,可见这座清真寺在回民街的重要地位。
清真寺占地约9亩,由大门、三庭、无忧亭、大殿、碑亭、阿訇室、沐浴室、礼拜大殿等多处建筑组成。,沿中轴线南北对称。当你进入大门,你会看到担忧馆,一个四合院建筑。抬头望去,三层楼,飞檐斗拱,古朴典雅。
根据传说,这座清真寺是在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监督下建造的。它历史悠久,地位崇高。但此地是唐朝皇城,不可能允许建清真寺;建筑上没有唐朝的风格,重要文献也没有记载,应该与唐朝无关。
在清真寺南侧的碑亭里,可以看到刘绪用中阿两种文字书写的《重建景清寺碑》,书写于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讲述了清真寺的修建历史。
向雪清真寺原名“景清寺”。最早的时候,Xi安的回民在华觉巷的大清真寺做礼拜。后来由于回民越来越多,那里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忽必烈在元世祖统治的第四年六月(1263年),这里新建了一座清真寺,一半的穆斯林来到这里朝拜。
在这块石碑中还提到,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四月,三宝太监郑和来到景清寺,邀请他教导哈三,并协助这项传教和翻译工作。
哈聪明稳重,不辜负郑和的期望,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在圆满完成这次外交任务后,郑和向哈桑提出悬赏,但哈桑一再婉拒,只希望修复清真寺。
于是,郑和回到Xi安,自己设计图纸,挑选能工巧匠,大规模重建清真寺。从此,这里的亭台楼阁、楼堂馆所焕然一新,布局紧凑,蔚为壮观。
主殿是寺庙中最大的建筑,建在一个巨大的基座上,周围有石栏杆。大殿占地约600平方米,可容纳500多人同时朝拜。墙上装饰着花草,刻着古兰经和阿拉伯文。
据说在主殿里,挂着慈禧题写的“田放牌匾”。后面有个窑厅,上面写的是《古兰经》原文,是“突厥”书法,笔法苍劲,线条流畅。不幸的是,作为一个宗教场所,游客被禁止进入这座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