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明珠”。位于金沙江支流普渡河水系,湖泊面积330平方公里。东面和北面是昆明城,所以也叫昆明湖。
滇池分为草海和外海两部分,对昆明的气候调节和淡水供应起着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11月,昆明常住人口已达846万人,年均增长2.78%。庞大的人口给滇池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水污染成为环境防治的重中之重。
滇池的变化
滇池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湖泊。根据演化规律,现阶段的滇池属于老化湖,表现为泥沙淤积严重,湖盆浅窄,湿地退化,蓄水能力降低。据科学评估,滇池蓄水量较古滇池减少98%,平均水深仅5m。湖泊的自净和调节能力大大降低。
20世纪60年代以来,滇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质恶化,二是面积萎缩。
相信很多人对滇池蓝藻爆发印象深刻。按照地表水水质标准,滇池水质的评价结果确实是一路下滑。资料显示,20世纪50-60年代,滇池水质还很清澈,鱼虾成群,水生植被覆盖了90%以上的湖面。当地流行的一句歌谣:“50年代洗米洗菜,60年代快乐游泳”,是当时水质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50-60年代的滇池20世纪50-60年代的滇池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水质开始恶化,从原来的水下一、二类变成了三类水。20世纪80年代,水质进一步恶化,草海水质降为ⅳ类,外海水质降为ⅴ类,全湖只有2.05%被水生植被覆盖,富营养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90年代是滇池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据当地居民介绍,湖岸边经常堆积大面积的藻膜,湖水变成深绿色,散发着恶臭,只有借助浮网进行人工打捞才能清除。此时的滇池已经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湖。
就湖泊面积而言,滇池一直在“瘦身”。直接原因是围湖造田。1970年,每天至少有10万人填平滇池边的土地,不断将岸线向内推进,昆明八景之一的“灞桥柳岩”也遭到破坏。
据文献记载,滇池内有许多优良的湖泊、海湾和沟渠,其间有沟渠。发达的水网系统中曾经存在大面积的水生植被,为鱼虾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天然场所。然而,20多年的围垦导致湖泊被填满和覆盖,取而代之的是农田和鱼塘,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据滇池水利记载,1969年至1978年,湖区围垦土地约3.49万亩。仅1970年就开垦了3万亩土地。海藻(中国特有,对水质要求高)等湿地物种一度消失。湿地的萎缩迫使滇池从“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生态遭受重创。
滇池70-80年代水生植被分布变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滇池水生植被分布的变化
这里关于围湖造田的评论不多,因为当时的历史环境比较特殊。但现在看来,养殖活动无疑重塑了滇池的生态系统,为后续的环境整治留下了“生态账”。
滇池有多重要?为何会被污染?
昆明人最了解滇池的作用。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上游水源与盘龙江相连。海原、昆阳等20多条河流在流域内汇聚,气候温凉。气象资料显示,滇池流域月平均气温冬季不低于7℃,夏季不低于20℃。四季如春,非常适合居住。
根据张可莹和王冰的调查,滇池的存在对昆明的湿度有重要贡献,对降水分布也有调节作用,与昆明市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滇池水产资源丰富,经济鱼类众多,既有鲢鱼、鳙鱼等常规鱼种,也有滇池的高背鲫鱼、金鲶等土著鱼种。
滇池在灌溉和蓄水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滇池是昆明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滇池为什么污染严重?
滇池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其调节能力并不强。但如前所述,目前的滇池正处于老龄化阶段,加上巨大的人口压力,目前的调节能力已经无法承受水污染的负荷,超出的部分只能依靠污水处理厂。
2010年3月,滇池蓝藻泛起2010年3月,滇池出现蓝藻。
从地形上看,昆明南低北高,地下河分布广泛,而滇池正好位于城市的下游,市区的大量废水可以方便地排到滇池。特别是5 ~ 10月,滇池流域迎来降水高峰,降雨量达800~1200mm,大量污水集中涌现,造成雨污合流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
受降水季节性分布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即使超负荷运行也难以完全应对。到目前为止,该地区的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仍然捉襟见肘,湖区水流缓慢(每小时1m左右),所以交换率低,水质必然会迅速恶化。
到2020年,国家投入500多亿元用于生态治理。主城区及环湖地区已建成5700多公里的市政排水管网、17个雨污水储槽和2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到2022年,污水处理和水净化厂的数量增加到28个,根据滇池管理局公布的计划,未来污染控制的投资将继续增加:
计划投资101.93亿元,实施39个项目,加强源头控制和截污;
投资12.87亿元用于16个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项目;
投资9.43亿元用于14个精细化管理项目;
投入1.74亿元9个专项研究项目。
总体来说,滇池水质的改善是“双管齐下”:一是减少污染,包括截污、提高排放标准、全流域禁磷、湖区生态清淤、养殖水生植物、投放鲢鱼鳙鱼等等;第二,开源引水。如牛栏江引水工程,每年可引河水入湖5.3-6亿m,有效改善水质,基本消灭“蓝藻病”。
这个治水措施是极其必要的,因为昆明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未来人口还会继续增长。这意味着滇池污染防治的压力会更大。只有严格“开源节流”,严防污水入湖,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或缓解)水质恶化的趋势。
滇池的生态困局:从一条鱼说起
在水质整体恶化的背景下,滇池生物无一幸免,滇池金鲶的经历就是缩影之一。
滇池的金线鲶鱼曾在20世纪80年代灭绝,其他土著鱼类也与该病有关。根据记录,滇池有26种土著鱼类,但2019年前后仅在湖中发现4种。目前,滇池濒危、脆弱的土著鱼类多达15种,但从外地引进的大宗鱼类却处于强势地位,这反映了滇池原生态的“大问题”。
幸运的是,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一些土著鱼类已经摆脱了灭绝的危机,如滇池金线鲶、滇池银白鱼、云南轻唇鱼、滇池高背鲫等。
以滇池的南方鲇为例。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杨团队是这条鱼的救星。经过不懈的实地搜寻,团队成员终于在黑龙潭和何沐阳找到了幸存的小野生种群,并于2007年繁殖了300多尾金鲶鱼苗。2010年,滇池金线重回滇池“故乡”。
放流十几年后,南方鲇的恢复情况仍不尽如人意,可能是放流太少,或者是黑龙潭和地下河的洄游通道仍被堵塞。然而,恢复土著鱼类的原始栖息地是非常困难的。龙潭曾经是滇池的一部分,但现在一部分干涸,一部分被切断进入取水口。再和滇池联系起来,难度极大。
总之,滇池生态修复之路依然困难重重。改善水质是前提,恢复物种是关键,最终目标是实现“水美、鱼多、草多”。
2016年 滇池开湖捕鱼2016年,滇池开渔。
那么,昆明市民对滇池生态满意吗?满意度调查显示,63%的居民表示近年来滇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也有60%的居民表示目前生态环境仍不达标,需要继续加强整治。
滇池的未来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生态湖泊,滋养了流域内数百万居民。上世纪90年代,滇池被列为我国重点治理对象。经过26年的整治,湖区由重度污染变为轻度污染,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ⅳ类。湿地植物增加到290种,常见鱼类恢复到23种。生态保护取得丰硕成果。
根据《滇池保护规划(2018~2035)》,预计到2025年,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湖滨湿地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预计到2030年,滇池草海将由藻湖转变为草湖。
到2035年,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力争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实现“水清岸绿、鱼飞底浅”的美好景象。希望保护规划能够落实,希望滇池生态能够尽快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