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利
“28岁,没有工作,没有对象,只有一张卡,余额:86.23元…没有人比我更‘浪费’了!”近日,豆瓣群“海归废品回收互助协会”里的一位“豆友”慷慨发帖,让大家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海废”。
受疫情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影响,一些“海归”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满意的工作,往往自嘲为“海上废物”。新东方旗下未来出国去年发布的《中国留学白皮书2021》显示,留学生对求职过于乐观,“过度定位”是近三年来最困扰留学生的求职问题。
其中,以英国“讲座式课程”(TPG)为代表的一年制硕士,由于学制短、学费高(单年),在求职不顺利甚至含金量偶尔被HR质疑的现实面前,成为部分人眼中的“一年富豪”
花几十万去国外读一年硕士值得吗?我们来听听几位目击者的故事。
“与英国相比,国内的体量太大了”
在英国留学一年后,如希顺利完成了爱丁堡大学的文化人类学硕士学位,但她不知道自己想在英国做什么。
“时间不好。”正如Lucy所说,虽然拿到了学位,但她只在英国呆了一年,语言环境还有点不熟悉,所以签证问题也不得不考虑——最后,能提供工作签证的企业有限。
其实在去英国之前,如茜所想,她将来会回国发展,但第二学期开始,她改变了主意,想尝试在英国找工作,因为“国内工作压力太大”。
相比之下,英国“竞争力较低”的工作氛围、最低工资、公共医疗等福利都打动了如希。她说,虽然英国的一些地方和行业会“有一点涉及”,但还是比中国“佛教”一些。
不过,她也有差距:“英国对亚洲人和女性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友好。”
至于能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如希现在也不是特别担心。英国政府最近为在英国学习的学生开放了“毕业签证”。申请毕业签证的留学生可以留在英国两年找工作或实习,直到拿到工作签证或配偶签证。
“我已经不是一年前的我了”
与如希不同的是,她的室友苗苗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隔离之后,是十月中旬。因为选择在老家郑州工作,合适的机会不多。我拿着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却都石沉大海。
在等待期间,苗苗想做一些实习和兼职,却误打误撞进了一个“作业辅导组”,工作内容其实是写论文。
“主要是一些商科专业,还有设计和通信方面的论文。我记得有人要了一篇3000字的文章,但报酬只有几百元。”西蒙说,看到这一切让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并不轻松。
也许国际学生的身份起了作用。2021年12月初,苗苗收到了某私立大学的面试邀请,顺利通过。她加入了外国语学院,想成为一名外语教师。由于她只花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她成为了这所大学最年轻的老师。
“出国前听人说一年‘水’,但我感觉一年的成长和收获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苗苗说,在英国留学一年对她帮助很大。她不仅睁开了眼睛,还变得“透明”了。
淼淼觉得自己以前一直生活在家人的呵护中,思想和行为都局限在家人的引导中。留学的经历让她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真正觉得自己是一个人”。
“虽然我又回家了,但我已经不是一年前的我了。”她说。
“含金量下降与基数增加有关”
沈皛,2016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是如希和苗苗的姐姐。对她来说,留学不是为了“镀金”。
“留学和找工作、读研、考公务员等一样。大学毕业后。它正在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从山东大学毕业后,沈皛选择了出国留学。在英国一年的职业生涯使她对外国文化有了深刻的体验。而一个人在外面的生活也让她逐渐学会了独立。
从英国回来后,沈皛参加了社会招聘。“我不觉得我有额外的优势,”她告诉记者。她应聘的单位和岗位是体制内的对口工作。不像那些去外企的同学,留学经历会加分。
在“留学生含金量”的话题面前,沈皛很坦然。“并不是说申请名校就比国内研究生厉害,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她表示,总体来看,留学生含金量确实呈下降趋势,但这与基数的增加有关。“并不是每个留学生的素质都下降了”。
根据教育部披露的公开数据,近1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2019年有70.35万人出国留学,是1999年的几十倍。与此同时,我国本科招生人数和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大幅增长。
“留学不是工资的直接原因”
如果没有疫情,小威觉得留在英国当老师挺好的。他于2019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学专业。
但在英国疫情爆发之初,防疫措施与国内相差太大,一些当地人对疫情的态度截然相反,宁愿在酒吧里生病也不愿保持社交距离。
出于安全考虑,小威选择了回国。
出国读研前,小威做过时尚老师和培训行业。当时他在学习思考,从后来的创业公司拿到的工资很可观,但“内心的指引”还是让他去了UCL。
他深思熟虑,原因有二:一是读国内研究生时间太长;第二,他对“做教育”有很大的热情,但他觉得教育培训机构不是长久之计。
小威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本科经历对他影响很大。“在母校四年,他逐渐变得主观,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回国后,瑟琳娜成为了一所双语学校的老师。这份工作没有公立学校稳定,社会地位也没有那么高。连他自己都不确定民办教育的未来,但是他觉得真正做教育的人可能需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要想赚大钱。所以,他对现状“喜欢且坚定”。
小柳镇的UCL是英国G5大学之一(剑桥、牛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但他也久闻“丰水之年”。
“留学生含金量降低了吗?这个话题一直存在。”瑟琳娜告诉记者,尤其是在英国,海外学生产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之一。既然是产业,就要有水。但这背后不可忽视的是,不同留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并不是说你留学回来就可以工作,就可以付出。留学不是你工作和工资的直接原因。”小威相信,她所做的和她所得到的,和她的努力成正比。
“阻止我学习英语一年的四个理由”
201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裴颖申请了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学专业并获得了offer,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转而选择了保研大学的新闻专业。
裴颖说,她想申请英国一年制硕士学位,其实有两个现实的考虑:“一是当时没有明确的走学术道路的想法,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说,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二是想通过出国拓展思路,提高语言水平和独立性。”
但拿到offer后,她还是打退堂鼓了。
大四实习时,裴颖发现实习的院校不承认一年制硕士。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报考英硕,感觉“极有可能走上就业内卷化的道路”;从就业导向来看,她也担心出国留学后可能很难跟上国内就业的步伐,机会成本太高。
除了以上三项,培英也有自己的理由。社会学专业倾向于理论性,她想从事实践性专业。
因为这些顾虑,培英把offer推迟了一年,想在国内看完再做决定。然而人不如神。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她果断选择在中国完成研究生学业。
“你想要什么取决于努力工作”
受国家“双减”政策的影响,目前在京待业的木易觉得,现在正好是出去历练的好时机,去英国读一年的硕士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穆2017年毕业于东华大学。非京籍,年轻,在国内涉猎太多,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些都促使木易做出了去英国的打算。
其实英国的硕士分两种,讲座型和研究型。讲座类型一般持续1-1.5年,包括课堂讲座、专题讨论、考试和连续性评估。研究风格面向未来学术研究,一般持续2~3年。一年制硕士虽然学制短,但更注重效率和实用性。一是穆感兴趣,希望尽快再次进入工作阶段。
由于我本科所学的理工科专业不符合我现在的职业,木易选择了出国留学,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但她也告诉记者,她很清楚,如果她能在英国呆一年,并不意味着“实现梦想”。
“当我选择去英国时,我真的很想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氛围,作为我人生中的一次经历。至于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走向人生的巅峰。我只是觉得如果工作几年后再学习,可能会更珍惜学习机会。”伍德说:“如果你想要什么,你就必须为之奋斗。”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