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兴地名
盐官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壮观的“天下奇观,海宁之潮”闻名于世。
2010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盐官之名始于西汉,汉武帝建安四年(公元前119年)。吴王刘英煮海取盐,在会稽郡海盐县西设盐官(掌管盐的官员)。
明代《大一统志》载:“今汉朝海盐县,吴在此设盐官,三国吴尹设盐官郡。”从此以后,它将被用作一个地名。
严观因唐代已建城墙,自海宁至解放前由县(州)管辖,故称“城”、“市区”、“海宁”。
盐的名字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
严观镇的名字始于宋宪春的《林》:
“严观镇,位于百步县城西,建于唐会昌三年(843),现已废除。”
又《画经》云:
“唐会昌三年(843),严观位于县城以西百步的建宁镇,大中十四年,迁至西北二百步。梁开平四年(910),改为“严观镇”。
明代赵维欢在《宁知制军制》和《清康熙海宁县志》中引用了这一理论。
但清代学者周光烨在《宁之宇文镇》一书中说:“今此镇无考……”。
根据历史资料:
隋朝盐官“放本地人走,商人们聚。”
唐朝以发达的经济和宗教闻名中外,是当时中国著名的三大繁华县市之一。
宋宪春年间,严观古城内有紫方敏、崇儒坊等11个街区。
明清时期,非常繁荣。由于钱塘江水运便利,严观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千里之船”“四角之师”汇聚,成为连接浙东、浙西和钱塘江南北的重要产品集散地。
方圆是一个不到1.5公里长的城市,人口3万多人,市场繁荣,居江南之首。
由于“海宁陈氏”的影响,盐官声名鹊起。
抗战前,严观是全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侵华日军入侵中国时,严观镇地区遭受了军事灾难和火灾,城市中大量建筑被烧毁,街道被毁。
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以来,海上中转被铁路运输取代;另外,县政府搬了石霞,所以没有过去的盛况。
民国35年(1946年)《海宁人民日报》公布镇级,列为乙类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强了市政建设,改造了一些街巷,修建了60多条路巷,市容市貌逐步恢复。到了80年代初,还是14街11巷25巷。
作为一座千年古城,严观在唐代就修建了城墙,在元朝、明朝和清朝又多次修建。
严观位于钱塘江畔,是著名的钱塘江涌潮的最佳观潮地点。观海堂(鱼鳞石塘)是一项规模宏大、艰巨的水利工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堪比长城和运河。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上最初的安国寺,俗称北寺,建于唐朝开元年间(713)。经典建筑在原地保存完好,现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Ankokuji也正在重建。
盐官是名人聚集地。’
宋代学者张九成、明代戏剧家、明末清初哲学家陈确、清代书法家陈、弘文学院大学士、第一代清官、文远馆大学士杨永健、现代国学大师陈世冠、王国维、教育家郑、现代作家陈等都是盐官。
盐官是名胜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神庙;有唐代经典建筑、明代扎澳塔(又名镇海塔)、清代海神庙白玉牌坊、皇家碑亭、陈阁老(陈元龙)府(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绝步”;曾被誉为“江南第一名园”的安澜园,至今仍保留着曲桥、荷花池等遗迹。
有近代王国维故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孙中山先生曾观潮的“中山亭”。
一个形象的顺口溜在民间流传:
“古塔十殿,五门四吊桥,七十二巷三街,亭台楼阁,殿宇楼阁,九曲桥。有几处古迹,如海神庙、左右牌楼的白玉雕刻、唐代明代的松树,还有更闻名于世的文渊老陈格、海宁潮古奇观。”
“海宁三中”校园内的千年樟树,是海宁最古老的。严观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现更名为安澜小学)。
盐药刀、叶刀、菜刀官方特产,号称“海宁三刀”,创立于百年老店周顺兴铁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政府确立了建设长三角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政府加大了对古城严观景区建设的投入。扎澳塔、海神庙、陈格旧居、王国维故居、观潮度假公园、丞相府风情街、春西门、金庸书院等10余处特色旅游景点全面翻新新建。
如今,城墙已经重建(部分路段已经建好)。严观海宁新增四大十佳景点(丞相府、庙宫之谜、观潮胜地、静安精舍)。
盐官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宁潮文化和历史古城,被列为“华夏旅游浙江旅游小镇”。
严观因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获得“中国最具魅力的15个地方”之一的称号;荣获“浙江省十佳旅游景点”称号;被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表示“受到某种对待的人”:dividend | reve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