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资料(故宫资料简介500字免费)

故宫资料(故宫资料简介500字免费)插图

▲月下,鸟与脊兽相呼应。摄影/刘顺儿牛

-风景,优雅和语言-

紫禁城600年

为什么是中国人的“镀金收藏”?

这座残破的虹桥位于太和门外,通向环绕紫禁城的金水河。这可能是故宫最早的建筑,桥上滑稽的石狮子是故宫新的网络名人之一。它的目光可能穿越了六百年,到达了那个著名的历史时刻:

403年,“靖南之战”后,朱迪称帝,改国号永乐。永乐四年(1406年),朱迪下诏迁都北京。一个巨大的项目开始了。

▲断桥通向蜿蜒的金水河。图/视觉中国

▲断虹桥上的网络名人石狮。摄影/刘顺儿牛

这是紫禁城的建筑。从开始材料准备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大规模建设,这个工程前期准备只用了近十年时间。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底,紫禁城建成,次年,朱迪正式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政治中心随之北移。

这件事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政治格局。几百年后,故宫成为世界的紫禁城,中国的骄傲。

▲北京城市中轴线。摄影/马

600年紫禁城,是怎样修起来的?

建筑本身就是紫禁城的历史。

在建筑格局上,故宫的布局规划可以追溯到类似周立《考工记》的都城设计条例:前朝随寝,左祖随右社。南部是前朝,北部是后朝卧室。祠堂(现北京人民劳动文化宫)和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分开。午门等建筑的规划继承了隋唐时期恢复的“三朝五门”形制。中轴线是北京的宏伟格局,为元代的宫殿遗址奠定了基础。

▲午门空,龙醒了。摄影/胡

故宫的建造是中国文化精髓的持续接力。最后把明清的建筑技艺和全国各地的原材料浓缩成形。所以故宫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本身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大舞台。

故宫所用的材料集合了世界各地原材料和工艺的精华,也凝聚了人民的智慧:

而这块石头在北京郊区、河北省打下了基础。北京房山的汉白玉雍容华贵,博大精深。四川、河南、江西、湖北和浙江的木材支撑着精致的木结构。山东博山的红粘土(赤铁矿)画出了红色的宫墙。琉璃瓦来自门头沟和王海村,今天仍有“琉璃厂”的地名。铺地砌墙的砖来自山东临清,有敲出金属的声音。昂贵的“砖”来自江南的繁华城镇,如苏州的松江和相城…

▲太和殿内部,地面上鲜艳的地砖是“砖”。摄影/氘柳叶

这些物资大多来到长江沿岸的京杭大运河,发往北方的北京。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连同古老中国的动脉,揭示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不是600年一天建成的:前500年,有中国古代求索治国的场景;在过去百年的动荡中,有很多大学者和大师为保护建筑而奔走的故事。

▲蓝天、红墙、汉白玉是故宫最著名的颜色。图/视觉中国

朱迪建成紫禁城后,许多皇帝仍然扩建了紫禁城的建筑格局。比如嘉靖年间,紫禁城内外的宫殿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大正殿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雍正帝住在养心殿,使其成为清代宫廷政治活动的新中心;隆帝和咸丰帝拓宽了后寝宫周围区域的空间,也使故宫博物院的风格和功能更加多变。

▲养心殿内。图/视觉中国

然而,能在风雨中见证无数故事的,却是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洪武体制下的武英殿。

这个大厅,在文华殿的对面,主要作为皇帝的厕所,也是皇帝斋戒的地方。但它始终见证了无数风雨中的故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即位,烧毁太和殿、中和殿等宫殿,以及九座门楼,然后仓皇撤退,武英殿因此得以幸存;同年5月,清军入关,摄政王瑞多尔衮在武英殿升座,接受旧朝所有官员跪拜,再次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

▲武英殿。摄影/刘书义

此后,康熙帝暂留武英殿读书,谋求摆脱鳌拜,后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设立修书处和组织处,使之成为清朝以来故宫文化事业的核心;同治八年(1869)、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英殿三毁两建,为武英殿重建工程留下了详实的资料,被称为“武英殿秦龚楚档案”。

这也成为故宫重生的又一契机。2002年10月,以武英殿大修试点工程奠基仪式开始,故宫百年大修拉开序幕,预计到今年故宫建成600周年时完工。这是自辛亥革命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大修工程。从深远的修复技艺到现代科技的兼容,背后是专职建设和保护文化的匠心。

▲雨中的故宫。摄影/刘顺儿牛

故宫建筑的美,从一条线开始

今天的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制宫殿建筑群。按照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建筑史》作者梁思成先生的说法,故宫“整洁庄严,气象雄伟,是世界上任何一组建筑群所不及的”。

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北京历史文化的枢纽。北京市中心八公里长的南北中轴线是北京宏伟的核心,轴线上中国古代的核心建筑是故宫。

▲北京中轴线示意图。图纸/F50BB

一旦与故宫中轴线相交,也就露出了核心的核心,即外朝中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央后面有三座宫殿与皇宫相连:干青宫、交泰宫和坤宁宫。前者是国家举行大典的地方,后者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主要宫殿。其布局巧妙,颇符合阴阳调和的原则。

▲上图:故宫三大殿的格局;下图:太和殿的一部分。制图/李敢郎

和谐殿是紫禁城内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它承载着一座重檐寺庙的屋顶,中间有一扇金色的门和一扇金色的锁窗,下面有一座汉白玉须弥。高达12层楼(约35.05米)。其建筑规范之高,装饰技术之精湛,居中国古建筑之首。甚至房檐和墙角摆放的10种动物的名称和顺序,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故宫太和门广场雪景。摄影/柳叶中的氘

皇帝即位,成亲,命将军出征;每年在太和殿举行三个节日,长寿日、元旦和冬至。太和殿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初皇帝在太和殿举行新科进士的宫廷考试。

因此,这座宫殿的重建也充满了历史意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太和殿,三十六年竣工。同年,康熙帝三次征格尔丹,终于清理了边塞,实现了天下一统。曾经的“日晷”和“嘉良”相对而立,时间和空在这里融为一体。太和殿是中国古代皇权的最高象征。

▲太和殿的金柱。摄影/柳叶中的氘

▲干青宫。图/视觉中国

故宫的中心是干青宫、交泰宫和坤宁宫,合称为“后三宫”。这种深广的院落面积,缺少了外朝的恢弘气势。但生活中多了几分萧瑟,美丽而优雅。毕竟这里除了宫廷礼仪和睡觉的地方,还有书房、佛寺、花园等地方,古代皇室生活的很多细节依然保留着。

紫禁城经历了明朝和清朝两个统一的朝代。随着两个朝代的更替,清朝的满族文化和紫禁城中原有的汉族文化自然交融渗透。比如牌匾上加的满文,午门的朱宝和吉祥草的彩画,都是这种交融的表现。这些建筑细节也显示了中国文化博大包容的特点。

▲彩画上的金箔。摄影/氘柳叶

坐落在皇宫后面的坤宁宫,是这种满汉交融文化的核心:顺治十二年(1655年),模仿沈阳的清宁宫,将紫禁城的坤宁宫改造成萨满祭祀的场所:大门偏东,但不在中间,在神龛的南、北、西三面设大炕供奉神灵;北馆加了一口铁锅和一个灶,堂外装了一个烟囱,厨房装了一个花盖门,包金,锅和灶也相当巧妙。

清朝祖先的萨满祭祀仪式相当古雅。每次都是两头黑猪抬进庙里,宰杀,煮熟,献上,辅以各种歌舞仪式。有趣的是,祭祀神灵后,也分发给王公大臣和宫廷侍卫作为奖励。都说无盐的肉祭很淡,但是在坤宁宫吃肉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坤宁宫祭祀区。摄影/氘柳叶

▲坤宁宫婚房。摄影/氘柳叶

此外,坤宁宫仍是皇帝举行婚礼的地方,东边的两间房仍作为皇帝婚礼时居住的洞房。与智皇帝、光绪皇帝,甚至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姻都是在坤宁宫举行的。一方面是新装修的新房;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用来杀煮肉的炊具;另一方面,气象厚重的故宫,给生活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故宫“隐秘角落”,为何藏着生活之美?

今天,紫禁城已经成为北京精神生活的一个缩影。无论是下雪天在故宫红墙下的拍照打卡,还是难得的故宫夜游,似乎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

一次故宫之旅,如果沿着传统的中轴线一路走下去,总会面对汹涌的人群,很累。但事实上,在这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中,还有更多宝藏等着你去发现。中轴线上的前三宫和后三宫,代表着故宫的大美,而在故宫的这些“隐秘角落”,更有品质生活的历久弥新的时刻。

▲月下的瞭望塔也有一种隐秘的颜色。摄影/刘顺儿牛

▲炮塔内部结构有多精致?看这张照片。制图/李乾朗

初入紫禁城,可上城墙,踏上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四角楼,登顶。这些角楼相当精致漂亮,而不是宫中的正规亭台楼阁。或许你可以从这座精致的木结构建筑中看到故宫最隐秘的角落——漱芳斋区域。

说它不够隐秘,是因为它是国剧《朱桓格格》中小燕子等领导小组居住的地方。但是历史上,漱芳斋从来没有住过什么公主或者格格,倒是有一些她生活中温暖的细节。

▲尹畅亭,清代皇宫中的表演建筑。图/视觉中国

尹畅亭是紫禁城中最大的舞台,建于乾隆年间,承载着古代皇宫中的庆祝活动和娱乐活动,而漱芳斋往往是乾隆皇帝一天生活的开始。这个地方里面是小舞台,外面是大舞台,两者遥相呼应。当牛虎炉太后与甘龙皇帝共进早餐时,喜欢叫戏班的人表演了一刻钟,以放松和帮助他们的神。

从此,它也成为了故宫生活的一个载体。无论是嘉庆皇帝、道光还是咸丰皇帝,都喜欢在这里举行家宴,写诗作画。即使在1912年清朝覆灭后,末代皇帝溥仪在1922年结婚时,也邀请了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和杨小楼在这里以《霸王别姬》来庆祝这份礼物。

▲层层红墙黄瓦后面突然出现一栋西式建筑。这是紫禁城的另一个隐藏的角落,颜夕宫,因为电视剧而火了。摄影/鲲鹏的野心HF,摄影/Bug创意

为什么漱芳斋成为故宫居民享受生活的核心之一?也许是因为它承担了忙碌和清淡生活的两面:从东门出去就是为皇帝和皇后们休息和享受而建造的皇家园林。

御花园虽然也位于故宫的南北中轴线上,但并不干净挺拔,反而多了几分天人合一的情趣。沿途的亭台楼阁堪称精致独特。就连脚下的永路也是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精心铺成,形成了900多种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风景、戏剧、典故等。一路上都很有趣。

▲皇家园林中的钱球亭沉箱。图/视觉中国

皇家园林中的万春亭和钱球亭是紫禁城中最精致和巧妙的亭子。彩色玻璃花瓶由镀金华盖支撑,底部是四个白玉台阶,下面是一个圆形屋顶,仿照“天堂”顾铭大厅的形状。亭顶绘双凤,藻井金雕蟠龙,藏着一个遥远的世界。

御花园虽然是用来休息的,但是也有书,有书,有书,可以用来祭祀和养老。如今,它可以飞入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欣赏生活品质的时刻。

▲透过参天古树看万春阁。图/视觉中国

古树参天,四季有灵,御花园的生活之美,往往是每次故宫之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局。站在万春阁下,仿佛可以远眺残破的虹桥,引着金水河水徜徉故宫,看故宫600年的夕阳。你可以看着四面角楼飞檐斗色,保持太和殿的明亮矗立,与坤宁宫的各种色彩融为一体,仿佛能想到漱芳斋里生活的回响…

▲御花园杏树。摄影/刘顺儿牛

用今天的时髦话说,故宫建筑中的每一处匠心,都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合一的“有机生命”。

如今,这些别出心裁创造的故宫建筑之美呈现在金典X故宫博物院的联名特别版包装上。9月10日,故宫600周年展览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举行。在开幕式上,金典的联合特别版产品被用作指定乳制品,故宫的古典宫殿建筑被用作创作灵感。选取太和殿、角楼、坤宁宫、万春阁、段虹桥、漱芳斋六大主体建筑作为主要视觉产品,通过产品包装展示故宫博物院之美,将金典的有机生活融入故宫博物院之美。

金典联合特别版产品上的紫禁城建筑之美

什么是有机的?别出心裁的创作,600年建筑美的融合,是为了有机;天赐的原产地牧场使金典产品值得作为收藏品居住。3.8g/100mL优质乳蛋白,蛋白质含量比灭菌乳国家标准最低要求高27%,是有机的。啜一口金典联名特别版产品,犹如漫游故宫,在塔、亭、阁之间迎接一场精彩的人生邂逅,欣赏万物生长,畅想人生,为有机。

所有美好的生活都是有机的生活。

著名平面摄影师许闯拍摄了故宫大片。

-结束-

温雅清平

编辑| DCzhang

地图编辑| F50BB

参考数据

穿墙:穿越中国古典古建筑,李干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