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4月8号天气预报(4月份俄罗斯天气情况)

俄罗斯4月8号天气预报(4月份俄罗斯天气情况)

2017年3、4月米亚罗天气预报

你好,米亚罗

2017-03-01晴0~8℃

2017-03-02多云0~10℃ 2017-03-03阴1~8℃ 2017-03-04多云1~10℃ 2017-03-05阴0~7℃ 2017-03-06晴0~8℃ 2017-03-07阴1~9℃

2017-03-08多云0~8℃ 2017-03-09多云0~8℃ 2017-03-10多云0~13℃ 2017-03-11晴1~13℃ 2017-03-12多云1~14℃ 2017-03-13多云2~12℃ 2017-03-14多云2~10℃

2017-03-15多云0~0℃ 2017-03-16多云0~9℃ 2017-03-17多云0~11℃ 2017-03-18多云0~10℃ 2017-03-19多云1~12℃ 2017-03-20多云2~10℃ 2017-03-21多云0~13℃ 2017-03-22多云0~11℃ 2017-03-23多云2~14℃ 2017-03-24晴3~15℃ 2017-03-25晴4~12℃ 2017-03-26多云3~13℃ 2017-03-27晴0~11℃ 2017-03-28多云0~12℃ 2017-03-29多云2~14℃ 2017-03-30晴2~10℃ 2017-03-31多云0~12℃

2019北京四月一日至14日天气温度

4月1日:7℃~17℃;

4月2日:6℃~16℃;

4月3日:5℃~16℃;

4月4日:7℃~19℃;

4月5日:7℃~21℃;

4月6日:5℃~17℃;

4月7日:6℃~19℃;

4月8日:8℃~21℃;

4月9日:9℃~21℃;

4月10日:11℃~22℃;

4月11日:8℃~17℃;

4月12日:8℃~17℃;

4月13日:9℃~21℃;

4月14日:9℃~22℃;

4月15日:12℃~23℃;

天气预报(测)或气象预报(测)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更高更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

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做天气预报。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人类之一颗气象卫星是多久发射的?

卫星气象学的诞生

——1960年之一颗气象卫星的发射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之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从此,卫星气象学诞生。之后三十多年间,全世界共发射一百多颗气象卫星,形成了全球气象卫星网,消灭了全球五分之四以上地方的气象观测空白区,使人们真正能够看云识天气了。

“天有不测风云”,是过去人们对天气预测准确度的一种担忧。自从气象卫星进入太空以后,“气象预报”就从天而降了,人们可以从电视台等播发的天气预报中得知“天时”,再也不必像前辈人那样,出门时总是有备无患地带着雨具。

气象卫星的出现距离现在时间并不长。它实质上是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科技结合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获得了德国的一些军用火箭。这些火箭被用来进行高空观测,拍回了地球及其云层分布的高视点照片。对这些照片的研究引出了利用气象卫星从空间观测地球上云分布的概念。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之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

这颗“泰罗斯”卫星装有电视摄像机、遥控磁带记录器及照片资料传输装置。它在700千米高的近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1135圈,共拍摄云图和地势照片22952张,有用率达60%,具有当时更优秀的技术性能。

之后三十多年间,全世界共发射一百多颗气象卫星,形成了全球气象卫星网,消灭了全球五分之四以上地方的气象观测空白区,使人们能获知连续的、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规律,作出精确的气象预报,大大减少了灾害性损失,成为拯救人类生命的“救星”。

1968年8月,从一颗“艾萨”卫星向地面发出的云图中,气象学家们看到在加勒比海上空有一个破坏性很大的台风云构造,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个台风云构造越来越大,这预示着一场罕见的强台风很快就要来临。气象部门立即向当地居民发出警报,要求他们迅速向北转移。结果避免了一场可能会造成五千多人死亡的悲剧。又一次,被命名为“卡拉”和“卡米尔”的飓风曾经被国际气象组织准确地测出,并及时预报,使30万人撤离,5万人免于丧生。

气象卫星有如此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使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现在,由许多国家组成的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已经形成。它包括俄罗斯和美国的极轨气象卫星以及欧盟、 *** 、印度、俄罗斯的静止气象卫星。

我国的气象预报在解放初期还属于国家机密,只为军方提供服务,那时老百姓大都通过自然现象、天气谚语和经验来判断天气变化。气象装备也是一些简单的百叶箱、地温表、雨量筒等。

但是,党和国家对发展我国的气象卫星事业一直很重视。早在1969年,周恩来总理就提出,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之一颗和第二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1号A和B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发射成功。1997年6月10日晚上8时零1分,我国又成功地将之一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2号发射升空,并获取了可见光、红外、水汽三种图像。其中特别是红外和水汽图像在观测动态范围、图像的层次、清晰度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视野更为广阔,能覆盖以我国为中心的约1亿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可以观测和提供我国及邻国的云图、温度、水汽、风场等气象动态,对准确进行长期天气预报及灾害预报具有重要的作用。“风云”2号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气象卫星技术正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自从我国有了气象卫星之后,没有漏报过一次台风,从而减少了因台风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统计,我国从卫星防灾减灾中获得的效益,每年至少有40亿元。而且,在林火监测、洪水范围、冰雪覆盖、洋面温度、渔场位置、河口泥沙沉积等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气象卫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气象预报也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百姓生活。百姓似乎也习惯了利用气象预报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出行、旅游、健身等。

2019平遥4月1号到4月15号天气预报

四月一日至四月十五日期间,平遥地区的天气多云间晴为主,西风为主,风力为3-4级。

其中4月1日是晴转阴,5-20度。4月2日阴转多云,5-20度。4月3日阴转多云,8-20度。4月4日雨转晴,6-18度。4月5日晴天,9-13度。4月6日多云,10-27度。4月7日晴转多云,10-27度。4月8日雨,6-19度。4月9日多云,7-12度。4月10日多云,8-13度。4月11日多云,8-14度。4月12日多云,8-14度。4月13日多云,。4月14日多云,9-11度。4月15日多云,9-10。

综合来说。四月一日到四月十五日这段时间平遥的天气较好。方便大家利用节假日安排扫墓活动或出行。祝您一切顺利。

俄罗斯和中国的温度相差多些、?一年四季的气温和天气怎样的、?

在俄罗斯,一年分为两个季节;4月至10月为温暖季节,11月至翌年3月为寒冷季节。宜人的旅游季节为每年6月至9月。去俄罗斯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方面:

1、气候准备:冬季去俄罗斯,应带防寒衣服,如羽绒服、皮大衣、保暖内衣裤和帽子。俄罗斯夏季的气温不高,比较凉爽,带上夏季和春秋季穿的几套服装即可。冬季天气寒冷,容易冒,更好随身携带感冒药等常备药品。莫斯科、圣彼得堡信用卡的使用比较普遍,可带上信用卡,尽量少带现金。

2、时差: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早3小时,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俄罗斯夏季实行夏时制,从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开始,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结束。

3、营业办公时间:商店营业时间为上午9:00至晚上19:00,有些商店下午营业到17:00或18:00,大商场的营业时间到晚上20:00,冬季多数商店下午17:00关门。一般商店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4、货币与银行:俄罗斯的货币为卢布。汇率:1美元约兑28卢布。在莫斯科,银行和外币兑换店都可以用美元兑换卢布,不收手续费。旅行支票可在大银行及酒店兑换,汇价与现金外币相同。

5、电讯:在俄罗斯境内打 *** , *** 费因地区不同、昼夜时间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国际机场和大酒店内,可用信用卡打国际直拨长途 *** ,在俄罗斯的机场、火车站、地铁站、街道、剧院等公共场所,一般都有公用 *** 。

北极光下的幽灵是虚构的吗

“北极光下的幽灵”是著名军事文学作家宋宜昌老师一部二战军史小说的名字,这是一部描写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反间谍活动的长篇小说。丹麦反法西斯战士、格陵兰东岸司令官克鲁克斯、勇敢的丹麦人安德森等,奉命在广漠酷寒的北极冰原上长年搜索,他们历尽艰辛险,终于发现了德军秘密的间谍气象站,与之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最后在盟军空军的支援下,一举除掉了这颗毒瘤。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为大家介绍一下小说背后的真实历史故事。

气象信息对于战争决策至关重要。在描写诺曼底登陆行动的各类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军迷朋友们一定对其中登陆大军等待合适气象条件的情节耳熟能详,这也是诠释气象对于作战重要性的一个更佳战例。《北极光下的幽灵》一书讲述的,其实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北极地区的气象战,盟军与纳粹德军围绕对气象情报的控制,进行了激烈的较量。从新地岛到格陵兰的这片北极地区,是北半球气候的更大冷源,对赤道以北的西半球气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几乎所有席卷北美大陆和欧洲的冷气旋都从这里产生。更直观地说,格陵兰的天气就是两天以后西欧和北大西洋的天气;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天气就是三天后欧洲大陆的天气。因此,谁控制了这片地区,谁就控制了世界上最可靠的气象信息来源。早在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都互相封锁气象电报,使得中立国挪威深受其害。因为渔业和捕鲸业在挪威国民经济中占首位,而海上作业又特别需要天气预报。封锁气象情报使挪威渔业几乎走上绝路。

图片

挪威地图。在挪威气象学家威廉·皮耶克尼斯 (Vilhelm Bjerknes)的建议下,挪威王国利用其庞大的渔船队建立了海上气象观测网,以取得天气报告。这个观测网不仅满足了天气预报的需要,而且因为它特别稠密,还导致了气象科学上的许多重要发现,使天气预报水平提高了一大步。1930年代,挪威还在偏远荒僻、气候恶劣的斯匹茨卑尔根岛(Spit *** ergen)、扬马延岛(Jan Mayen)和熊岛(Bjornoya)设立了气象观测站。这三个岛在上面的地图里都可以看到,其中斯匹茨卑尔根岛是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Svalbard)中更大的岛屿,距离北极和挪威大约都是1050公里。1920年2月9日,英、美、法、意、日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斯匹茨卑尔根条约》,也称为《斯瓦尔巴德条约》。1925年,中、苏、德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该条约使整个斯瓦尔巴德群岛成为北极地区之一个也是唯一的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 *** ”,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条约还规定,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主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今天的中国人有权自由进出斯瓦尔巴德群岛地区。所以,目前中国人去国外旅行,只有两个地方不需要签证,一个是南极,另一个就是斯瓦尔巴德群岛。如果要经挪威进行中转,需获得挪威签证,但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停留的时间不计入挪威签的有效期限。也就是说,在斯瓦尔巴德群岛想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

图片

斯瓦尔巴德群岛地图,左下角的小图是熊岛。

图片

斯匹茨卑尔根岛地图1920年的条约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人来从事矿业和渔业。到了1939年的时候,斯匹茨卑尔根岛上大约有居民3000人,多为挪威人和俄国人,大部分居住在受洋流影响而夏季不结冰的西海岸伊斯峡湾(Isfjorden)一带,主要集中在巴伦支堡(Barent *** urg)的苏联煤矿和朗伊尔城(Longyearbyen)的挪威煤矿。平时挖出来的煤先堆积起来,夏天运走,截至1939年共产煤约50.8万吨,基本上由苏联和挪威平分了。伊斯峡湾是斯瓦尔巴德群岛第二大峡湾,群岛更大的定居点基本上都建在该峡湾周围。

图片

从南岸俯瞰美丽的伊斯峡湾

图片

降临谷(Adventdalen)位于朗伊尔城以东,是一条长达30公里的山谷,与其连接的海湾被称为“降临湾”

图片

夏季的降临湾。右侧海湾尽头再深入进去就是降临谷。左侧出去就是更加宽阔的伊斯峡湾

图片

1925年,斯匹茨卑尔根岛首府朗伊尔城港口,位于降临谷的尽头朗伊尔城附近被废弃的运煤设施

图片

图片

现如今的朗伊尔城风光

图片

2008年7月时候的巴伦支堡俄罗斯煤矿定居点及运煤设施二战爆发后,1940年4月德国占领挪威,德国人控制了斯匹茨卑尔根岛的油田和气象站。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皇家海军本来打算将该岛作为往苏联运送补给的基地,7月27日巡洋舰“尼日利亚号”、“奥罗拉号”率领两艘驱逐舰前往岛的西海岸勘查,但发现气候条件恶劣,而且两次欲靠近海岸均被挪威起飞的德国空军侦察机发现,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1941年8月,苏联 *** 与挪威流亡 *** 达成协议,于8月25日至9月3日实施了“护腕行动”(Operation Gauntlet),派出英国、加拿大和自由挪威军队在斯匹茨卑尔根岛登陆,将岛上苏联和挪威两国的煤矿以及运输、港口设施全部摧毁,将岛上的两国居民全部撤退,防止被德军利用,同时也摧毁了德国的无线电站,让他们收不到气象报告。

图片

1941年8月25日至9月3日的“护腕行动”期间,斯匹茨卑尔根岛上的德国无线电站被加拿大皇家工兵部队炸毁。一直到最后一刻,它都在向挪威的德军基地发送气象信息。

图片

“护腕行动”期间,斯匹茨卑尔根岛朗伊尔城煤矿的挪威居民正准备撤离

图片

“护腕行动”期间,加拿大皇家工兵部队第3连的官兵正在将斯匹茨卑尔根岛上堆积的煤和设施烧掉,免得被德国人利用

图片

“护腕行动”期间,英军将运不走的采矿 *** 丢入海中

图片

“护腕行动”期间,英军撤退后燃烧中的巴伦支堡“护腕行动”结束后,英国人预计德国人将占领斯瓦尔巴德群岛作为攻击北极航线的基地,但德国人对气象数据更感兴趣。截至1941年8月,盟军已经摧毁了德国人设在格陵兰岛、扬马延岛和熊岛上的气象观测站,“护腕行动”结束后来自斯匹茨卑尔根岛上的民用气象预报也被切断了。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极地探险家、飞行员埃里希·艾蒂安(Erich W. Etienne)博士回到挪威后建议在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建立气象站,以减轻德国空军气象部队(Wettererkundungsstaffeln,简称Wekusta)第5中队在极地恶劣环境进行长时间飞行的负担,获得批准,由其负责领导实施“班所行动”(Operation Bansö)。“Bansö”一词来自挪威语的第5中队驻地巴纳克(Banak)与斯匹茨卑尔根岛(Spit *** ergen Öya)首字母的组合,也就是气象站一旦建成之后的气象情报接收端和发出端。1941年9月25日开始,德国空军的He-111、Ju-88和Ju-52飞机将人员、装备和补给陆续空运到具备着陆条件的降临谷。10月8日,艾蒂安率领一个四人气象小组和十名劳工,乘坐Ju-52运输机在距朗伊尔城4公里处着陆,搭建了房舍,后续又运来了更多设备和劳工,至11月9日,气象站完工并开始运作。1942年7月23日,艾蒂安乘坐一架Ju-88 D-1飞机对朗伊尔城进行飞行侦察时,被降临湾东岸Moskushamn矿区定居点的高射炮击落身亡。

图片

1942年5月18日,降落在斯匹茨卑尔根岛降临湾冰面上的一架德国空军第5气象中队的He-111 H-6,无人负伤,这架飞机估计是为附近的气象站运送补给的,气象站工作人员从前一年的10月份开始,已经长达半年没见到过外人了。“Wettererkundungsstaffeln”是德国空军专门用于气象侦察的中队级别的飞行单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很难获得国际天气数据,为此德军创建了一个由气象站、气象船和气象飞机组成的全球气象 *** 。气象飞机中队通常直接隶属于德国空军司令部,先后组建了11个中队,每个中队配备3到12架不等的双引擎飞机。有许多气象学家被征入中队收集天气数据,其中200 多人丧生。第5气象中队组建于1940年5月,至1944年11月解散,主要以挪威特隆赫姆Værnes村和巴纳克(Banak)的德军机场为基地,负责收集北极地区的气象情报。他们的飞行条件非常恶劣,经常发生事故。

图片

一架德国空军第5气象中队的Ju-88正准备从挪威北部芬马克郡巴纳克半岛的基地起飞

图片

德国空军第5气象中队的标识是一只长了翅膀的青蛙,寓意非常清楚。古人就是通过听青蛙叫声来预测天气的。

图片

2018年夏季的欧洲天气预报,其中特别标明了8月1日挪威巴纳克的更高温度为32.8摄氏度,这是历史上的夏季更高气温。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巴纳克接近陆地的最北端。

图片

1940年4月23日,德国空军装备总监艾尔哈德·米尔希视察挪威挪威特隆赫姆Værnes村的空军基地。现为挪威特隆赫姆国际机场。

图片

1942年7月15日,德国空军第5气象中队的一架Ju-88 D-1在扬马延岛坠毁,机组人员全部丧生。飞机残骸至今还在岛上。

图片

1942年7月23日,德国空军第5气象中队的一架Ju-88 D-1飞机对朗伊尔城进行飞行侦察时,被降临湾东岸Moskushamn矿区定居点的高射炮击落,无人生还。指挥“班所行动”(Operation Bansö)的德国气象学家埃里希·艾蒂安博士就在这架飞机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