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海洋天气预报
上海崇明 天气预报
18日(今天)
多云转晴
34/27℃
19日(明天)
多云转晴
35/28℃
20日(后天)
多云
36/27℃
崇明岛夏季气温较上海市区低的原因是什么?
也就低一两度,不算什么
崇明岛属于湿润地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也是湿润地带,也是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市两面多靠近水,北临长江,东临黄海和东海,东南部林东海
但崇明岛是四面都靠水,东面靠黄海和东海,北面南面西面靠长江
夏季上海市的气候炎热,平均温度28.1摄氏度,降水多,每年都有好几场暴雨,会泛滥成灾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很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十年一遇吧!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更高温度可以稳定在33,34度,很少跌破30,更低温度在30度左右,更低可能到27度
在大雨的时候,更高温度可以降到25度,更低温度更低可能会只有22度
崇明岛夏天虽说要凉爽1到2度,但即使是暴雨倾盆,的夜晚,更低温度也不会低于20摄氏度
到了九月,温度有所降低,尤其是九月中下旬,崇明岛的更低温度可以一直降到14摄氏度,比华北地区还要凉爽,崇明岛冷的时间远长于热的时间,夏天只有三个半月,冬天有四个半月,在春天的最后温度才开始升高,刚刚进入秋天,温度就开始大幅降低
上海市区的极端更低温度可以降到十五六度,但是上海的秋天有需要等到十月上旬
从4月到6月,上海从四月中上旬的倒春寒,一直到五月下旬的夏天,气温颠簸很大,尤其是2017年的崇明岛,在2017年4月15日的夜晚,仿佛突然回到了三个月前的冬天,0度的低温,当时局里还降到了,零下0.3度,并出现了霜冻,十几年来,至少在四月出现过三次霜冻,然而,刚刚到5月,气温就暴涨,仿佛是要入夏了,在五月上旬的更高温度就可能长到25度,上海曾经在五月中上旬就入夏,但平时还是要等到,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才入夏
到了五月中下旬,极端更高温度可以达到30度,崇明岛也可以达到二十八九度,这个时候季风偏弱,所以温差较小
崇明岛平均在6月8日入夏,曾经也有六月中下旬入夏的记录,但是很罕见。
总之,有四个原因
崇明岛纬度比上海高
崇明岛受到黄海,东海寒流的影响
崇明岛四面临水,受到季风的影响,比较大
崇明岛没有热岛效应
崇明岛的气候
上海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上海崇明岛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湿热,盛行东南风,冬季干冷,盛行偏北风,属典型的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暴雨、梅雨,干旱等是常见的灾害性气候。 春季一般持续73.4天,候平均气温在10℃~22℃。在冷暖空气交替影响下,气温回升缓慢且呈跳跃式,4至6天就有一次冷空气过程,冷暖变化较大,多阴雨,气温日较差,一般在9℃左右。春暖年,4月中旬更高气温可升至29℃,春寒年,更低气温则可降到3℃,并有晚霜出现。
夏季一般从6月17日至9月19日,持续94.7天,候平均气温高于22℃。6月中下旬进入梅雨季节,梅雨期平均25.2天,常年梅雨量197.4毫米。7月上旬,梅雨结束,进入盛夏,天气炎热,更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数历年平均有3.4天。多晴好天气,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常有伏旱发生。
秋季一般持续63.4天,候平均气温在10℃~22℃。气温逐渐下降,9月下旬平均气温可降到19℃以下,多数年份11月降水较少,往往发生秋旱,但也有近三分之一年份阴雨集中。
冬季一般从11月22日开始,到次年4月4日结束,持续133.7天,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下,是一年中最长、最干燥的季节。1月上旬至2月上旬的旬平均气温在3℃左右。冬季气温年际变化较大,暖冬年与冷冬年的旬平均气温可相差8℃以上。更低气温一般为-6℃~-7℃,极端更低气温为-10.5℃,更低气温在-5℃以下的日数平均为5.5天。整个冬季是全年降水最少的时期,下雪天数不多,平均为6.7天。 春季连阴雨,主要发生在3至5月。1958至1984年,出现连续7天以上连阴雨过程共有32次,平均每年1.2次,连阴雨l0天以上的有13次,平均每年0.54次。春季连阴雨往往影响棉花适时播种,造成早稻烂秧和三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的流行。
初夏连阴雨,主要发生在梅雨期。1958~1984年平均入梅期为6月16日,平均梅期25.2天,最短5天,最长57天;平均梅雨量197.4毫米,最少61毫米,最多538.2毫米。
崇明县入梅早(6月10日前),梅期长,梅雨量大(雨日30天以上,雨量250毫米以上)。1974、1978、1980年三年的入梅期分别在5月18日、5月27日、6月10日,造成麦、油菜籽均发芽、霉烂,损失严重。1974年,梅雨期长达75天,雨量多达538.2毫米,这一年早稻空瘪率达30.2%,为历史更高。1977、1980年,梅雨期分别为57天、40天,梅雨量分别为247.5毫米、270.6毫米,早稻均减产。1960、1962、1974、1976、1977、1980、1981年七年为棉花低产年,平均梅雨量256.5毫米,最多322.6毫米,最少203.1毫米。
秋季连阴雨,分9月和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两个阶段。9月总雨量大于140毫米,雨日13天以上,即会增加棉花烂铃,降低产量、品质。出现机率为33%。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连续两旬总雨量大于60毫米,则使秋播季节推迟,质量降低。出现机率为33%。1961、1963、1967、1972、1981等年崇明县均发生秋季连阴雨。
春季低温即春寒,1958年至1984年间,4月20日后出现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12℃的明显低温冷害的有5年,受害机率为20.8%。春寒造成早稻烂秧死苗,影响夏熟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初夏低温,主要发生在6月下半月梅雨季节前期,1958至1981年,这种天气共出现过4年,机率为16.7%。
秋季低温,1958至1984年,9月更低气温在15.4℃以下的有22年,低温开始日在9月20日前的有4年,在9月18日前的仅1年。
干旱,有伏旱和秋旱,盛夏久晴无雨造成伏旱,1958至1984年,连续30天以上不下透雨的有11年。
台风,夏秋两季受台风影响最为频繁。台风侵袭时,常伴有暴雨。1949至1984年,影响崇明县的台风共51次,平均每年1.5次,风力达八级以上的有21次,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
暴雨,多在夏秋发生,24小时内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上。1958至1984年,计降暴雨58次,平均每年2.1次,6月和9月的次数最多。东部的暴雨次数和暴雨量均多于西部。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共有6次,其中超过200毫米的有1960年8月4日和1976年7月2日两次,第二次的日降水量竟达211.1毫米。夏季暴雨常引起内涝,致使农田受淹,作物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