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30天(来凤天气30天)

来凤30天(来凤天气30天)

正宗藤茶产地

正宗藤茶的产地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来凤藤茶对于生长环境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来凤藤茶原产地是世界硒都,是位于土家族自治县,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与东经110度交汇处,在武陵山脉腹地。因其茶体细小,产量稀少,富含天然硒元素与植物黄铜。又被誉为“小稀藤”,小稀藤即恩施来凤藤茶龙须。

经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单位对其水提物及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其有效成分为蛇葡萄素及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无毒。“来凤藤茶”在2013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来凤县的气候:

从气候与资源分布来看,来凤县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1400小时,平均温度15.8℃,无霜期256天,气压16.2毫巴,相对湿度81%,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特点。

县内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藤茶生长,是藤茶生长的优势地区,野生藤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调查的可 *** 藤茶的蛇葡萄属植物的显齿、浅齿、三叶蛇葡萄等几种野生资源极为丰富,为开发藤茶产业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基础条件。

湖北省来凤县的气候和地质能否种植三七

湖北省来凤县的海拔不符合三七生长的最适宜条件、气温也略偏低。需要找高山红土环境来做试验性种植。

三七,主要产于云南省东南部,生长于海拔1200-1800米地带,广西西南部亦有栽培。三七喜温暖而阴荫湿的环境,怕严寒和酷暑,也畏多水。土壤为疏松红壤或棕红壤,微酸性;年平均气温16.0-19.3℃为宜。生长期间若气温持续3-5天,在30℃以上,植株易发病。栽培地宜选东坡,坡度5°-15°为宜。在低洼地种植易发生根腐病。

湖北省来凤县来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1400小时,平均温度15.8℃,无霜期256天,气压16.2毫巴,相对湿度81%。全县更高海拔1621.30米(大河镇天山坪大尖山),更低海拔339.90米(百福司镇金龙滩),平均海拔680.00米,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平坝占全县总面积的78%。来凤县土壤的类型共分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8个土类。

什么地方产的姜驱寒更好?

生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一般做鱼类的时候会放生姜祛腥味。其中更好的品种有山东昌邑面姜、青州竹根姜、山农一号生姜、青州小黄姜。那么中国生姜主产地分布在哪?什么地方产的品种更好呢?

一、中国姜的主产地在哪?

姜在中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咸丰活龙来凤、通山、阳新、鄂城、咸宁、大冶各省区广为栽培。山东安丘、山东昌邑、山东莱芜、山东平度大泽山出产的大姜尤为知名。亚洲热带地区亦常见栽培。

其中山东莱芜市是中国更大生姜出口基地,生姜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年产量近50万吨,拥有储藏加工企业600多家,生姜远销 *** 、欧盟、美国、中东、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什么地方产的生姜品种更好?

山东生姜、河南生姜、福建生姜这三个产地的生姜品种更好。

三、生姜生长环境

1、生姜原产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植株只能无霜期生长,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受霜冻根茎就完全失去发芽能力。

2、广西主产区大部分县的年平均温度为18-19℃,7月平均气温为25.3℃,极端高温为39℃;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0.2℃,极端低温为-4℃;全年无霜期330天以上。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

3、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忌连作。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为宜。

来凤县旅游景点

来凤县,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我收集了来凤县旅游景点,欢迎阅读。

杨梅古寨景区

杨梅古寨景区位于来凤县三胡乡,距来凤、咸丰县城和恩(施)来(凤)高速、恩(施)黔(江)高速均约20公里,以古村、古寨、古杨梅,古道、古墓、古戏楼,古桥、古庙、古院落著称。抚摸亿年石林群的厚重沧桑,叹服千年古杨梅的生命奇迹,探寻巴盐古道的文明遗存,体验百年古院落的浓郁文化,还有酸甜可口的杨梅和纯天然的特色菜大快朵颐,杨梅古寨集浓郁的土家文化、秀美的山水风光和慢生活的休闲农耕体验于一体,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流乡村旅游目的地。规划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是以黄柏和石桥两村的古桥、古道、古墓、古石林、古院落、古戏楼、古庙宇、古杨梅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杨梅古寨有优质杨梅1.4万余亩,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杨梅树有1000多棵,更大树龄有1200年,被誉为“湖北杨梅之一乡”。

杨梅古寨景区是围绕“最美村庄”的定位,以古桥、古道、古墓、古石林、古院落、古戏楼、古庙宇、古杨梅等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杨梅、藤茶、绿茶等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倾全县之力打造的旅游休闲、观光娱乐、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景区。

仙佛寺

仙佛寺在来凤县城东7千米的酉水河边佛潭岩上,是我国开凿年代最久远的石窟寺之一。据同治来凤县志记载,仙佛寺建凿于(东晋)咸康元年五月(公元335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开凿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云冈石窟(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和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是我国开凿年代最古远的石窟寺之一。仙佛寺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石窑寺。

仙佛寺石窟高约百余米,壁上佛三尊,依壁建阁三层,有大小石佛100余尊,雕工古朴精湛。在石佛北端的石壁上,刻有“仙佛寺”三字。

卯洞

湖北来凤县百福司镇梅子坳山卯洞,为天然形成的穿洞(类似隧洞),骑跨在酉水河上。换言之,梅子坳山犹如一座巨大的石拱桥横跨在酉水河上,令人称奇叫绝。

酉水蜿蜒于鄂湘渝黔四省九县市(湖北省宣恩具、来凤县;重庆市酉阳县、秀山县;湖南省龙山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沅陵县),是洞庭湖水系沅江最长的支流。古称酉溪,为古武陵郡境五溪(酉、辰、巫、武、沅)之一。发源于宣恩县椿木营乡的黄柏营。有两源,一条经马家湾,另一条经溪水坝,在锣鼓圈交汇。经宣恩李家河乡两河口入来凤县境,南流至来凤百福司镇鸡笼滩入重庆市酉阳县,最后在湖南省沅陵注入沅水。属山溪性常流河。河流全长477千米(一说427千米)。以宣恩沙道沟为界,以上河段名白家河,以下名酉水。酉水两度穿山而过,其中穿湖北宣恩县七姊妹山而过,由猫儿孔入,由白水孔出,伏流3000米;穿湖北来凤县卯洞而过,流经长215米。尤以骑跨在酉水河上的卯洞最为奇绝壮观。

龙嘴峡

龙嘴峡是酉水河与新峡河、老峡河交汇的`地方,也是“酉水河一线串珠”景点的重要一环。“窄口子”名符其实,它是酉水河最窄的地方,被誉为“九百里酉水咽喉”,枯水时节河宽仅数米,人用“撑杆跳”能轻松到达彼岸,又被称为“黄河壶口第二”。“相思岛”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该岛是酉水河上一个自然岛,形似一轮弯月,岛上鸟语花香,亭台楼榭,相传是土家妹子与情郎约会的地方。“仙女洞”处于龙咀峡的半山腰,上距山顶数百米,下距酉水河数百米,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洞中丹霞石与石灰石交替共生,形成了众多千姿百态的奇特钟乳石奇观。

徐家寨

徐家寨位于来凤县大河镇五道水村,距县城60多公里。全寨64户207人,均是土家族,大都姓徐。相传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因避祸逃难,在此繁衍生息600年。现存大片土家原生态古民居、200多亩的古森林和800亩在青石板上培土辟出的古梯田。

铁匠沟

铁匠沟坐落于来凤县革勒车乡鼓架山村的半山坡上,聚居于此的50多户村民98%以上是姚氏家族。其祖先系贵州人姚氏,300多年前逃荒至此,繁衍生息。

现存民国时期老宅7栋,余下近30栋虽仅30年光阴,却已破损不堪。现居于此的仅40名60多岁以上的老人。

明天来凤到宣恩有车跑吗

明天来凤到宣恩有车跑。明天是2022年10月23日,来凤客运站正常运行,有一趟汽车跑,来凤到宣恩的汽车发出时间是下午五点,车费30元,可以正常购票。来凤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酉水上游,北接咸丰县、宣恩县。

作文我的家乡来凤县

我的家乡来凤县

来凤以凤凰飞临的传说得名,清乾隆元年( 1736 )年建县。它远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地处鄂湘渝三省(市)要冲,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本省宣恩、咸丰县相连,有湖北 “ 西大门 ” 之称。地跨东径 109°00′ —109°27′ ,北纬 29°06′ —29°40′ ,总面积 1339 平方公里。下辖翔凤镇、绿水乡、漫水乡、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等五乡三镇一个省管开发区, 4 个社区 185 个村,国土面积 1339 平方公里,总人口 30 余万。

介绍我的家乡来凤县~~~~~~~~~~~~~文章转载来凤网来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居住着土家、苗、瑶、汉等 17 个民族。全县总人口 30 余万人,其中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 61.2 %。土家族属本地世居民族,自称 “ 毕兹卡 ” ,是古代巴人后裔,有着悠久历史。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接受汉文化较早,无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婚姻禁忌,是开化较早的少数民族。

来凤县地域东西扁圆,南北狭长,近似阔树叶形。武陵山余脉分南北两支成钳型走向横贯全县,酉水河流经大部分县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群山绵延,东南部多盆地平坝,全县更高海拔 1621 米,更低海拔 339 米,平均海拔 680 米,县城海拔 458 米。 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平坝占全县总面积的 78 %,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 87 %。来凤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气候,年平均降雨量 1400 毫米,日照 1400 小时,平均温度 15.8℃ ,无霜期 256 天,气压 16.2 毫巴,相对湿度 81 %。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特点。

来凤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众多土特产堪称物华天宝,名扬天下。耕地盛产粮油,山上多松、杉、樟、竹,金丝桐油以 “ 全国质量之一 ” 而声名远播,桔、桃、李、梅、核桃、板栗等干鲜果驰誉边区,云贵型烟叶醇厚芳香, “ 凤头生姜 ” 、大头菜、凤椒、大白菜、松花皮蛋、竹器等畅销省内外。水牛、麻鸭、黑猪为湖北省优良品种。境内河溪纵横,有大小河流 25 条,长 487. 5 公里,水能蕴藏量 80832 千瓦,可开发 7.95 万千瓦。地下矿藏主要有原煤、铁、铅锌矿、紫砂陶土、重晶石、方解石等二十余种。其中陶土探明储量 1000 多万吨,重晶石以量大质优列全国县市前茅,极具开发前景。

介绍我的家乡来凤县~~~~~~~~~~~~~文章转载来凤网 来凤山水融汇武陵神韵,自然风光奇特秀丽,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浓郁,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仙佛寺上依绝壁,下临深潭,景色清幽,摩岩雕凿的咸康佛为江南之最,已有 1700 多年历史,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落印潭风景区潭水如镜,奇峰竞秀,岸边有土司王城遗址,更以巨大的伏流洞 —— 卯洞和有土家先民悬棺葬的仙人洞奇景令人叹服。在酉水漂流,可一日游三省市边区,既可领略酉水河阳刚之美,又可饱览边区风情。塘口库区、新峡库区高峡平湖,景色万千;翔凤山公园、老虎洞、接龙桥、贵帽山、胡家坪林场均是开发旅游的好去处。土家人勤劳勇敢、质朴豪爽、热情好客,民风民俗浓郁似酒。被称为东方 “ 迪斯科 ” 的摆手舞在此最为流行,保留有号称 “ 神州之一堂的 ” 摆手堂;还有地龙灯、肉连响、哭嫁歌、打绕棺、八宝铜铃舞等,使人留连忘返。土家油茶汤是独具特色的东方茶文化, “ 麻辣烫 ” 融汇川湘特色,土家风味小吃令人回味无穷。

来凤历来是三省(市)边区交通要冲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史称 “ 川湖肘腋,滇黔咽喉 ” ,享有 “ 小南京 ” 美誉。解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来凤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2006 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5640 万元,年均增长 10.5% ,其中:之一产业 55900 万元,年均增长 4.0% ;第二产业 29930 万元,年均增长 21.0% ;第三产业 49810 万元,年均增长 10.9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53890 万元,年均增长 28.5% 。财政收入达到 16368 万元,年均增长 5.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42400 万元,年均增长 10.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8000 元,年均增长 9.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800 元,年均增长 6.6% 。 介绍我的家乡来凤县~~~~~~~~~~~~~文章转载来凤网  党的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资金全部及时足额发放, 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累计达到 7036 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优质畜牧、道地药材、特色蔬菜、林果、烟叶、茶叶六个特色基地面积达到 17.5 万亩,比 2003 年末增加 7.5 万亩;特色农产品经营加工的龙头企业发展到 28 家,其中 13 家被认定为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商品率达到 46.0% ,比 2003 年末提高 5 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中,农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 63.7% 。围绕产业化经营,农业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 3 万余亩, 7 家企业的 19 个品种获得质量体系建设相关的质量认证、产品冠标和准入证书。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全部取消农业税;依法圆满完成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如期完成,乡镇事业单位 “ 以钱养事 ” 新机制基本确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县乡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打通县内经济循环路和出口路 3 条共计 40 公里;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 259.8 公里, 82 个村实现通村公路黑色化(硬化);顺利完成农村 “ 户户通电工程 ” 和电信 “ 村村通 ” 工程;三年新建沼气池 25810 口, “ 三改 ” 配套率达到 40.0% ;对 20 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整修渠道 80 公里;新修水窖 1414 口,完成集中供水工程 98 处,解决农村 1.63 万人饮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 2.3 万亩,荒山造林 3.5 万亩;实施整村推进扶贫 56 个村, 42 个村达到预期目标;扶贫搬迁 942 户; “ 千户帮扶 ” 解决 3000 多户农村特困户生产生活、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困难;白羊坡、周家湾两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马家园村 “ 百镇千村工程 ” 进展顺利。

工业体系重构起步良好。面对卷烟工业组织结构调整 介绍我的家乡来凤县~~~~~~~~~~~~~文章转载来凤网的巨大压力,全县上下坚定信心,脚踏实地,狠抓卷烟替代产业建设,初步形成能源、药化、特色农产品加工、建材四个支柱产业。 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 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 15 家;新建工业项目 21 个,建成 17 个,在建 4 个;实施技改项目 35 个。为解决工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县财政安排工业发展资金 1200 万元;同时组建投资担保公司,累计为 29 家企业担保贷款 4115 万元。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已有 8 家企业申请入园,其中 5 家企业正在进行施工设计, 3 家企业已开工建设。预计 2006 年末,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实现 53500 万元、 23230 万元,比 2003 年(剔除烟厂)分别增加 31908 万元、 9846 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550 万元,比 2003 年增加 8076 万元。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县国企改革改制任务基本完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县民营经济从业户数 9070 户,从业人员 21800 人,分别比 2003 年增加 1334 户、 5300 人;民营企业 185 户,从业人员 7100 人,分别比 2003 年增加 72 户、 4000 人。预计 2006 年末,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58220 万元,是 2003 年的 2.3 倍,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2.9% ,比 2003 年上升 17.1 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累计完成 134022 万元,是过去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的 1.4 倍,拉动 GDP 增长 4.2 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投资的重点。三年共实施 172 个重点项目(续建 21 个、新开工 151 个),竣工 104 个,投资总额达 100148 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74.7% ;重点项目投资中,以能源、药化工业项目等为主的工业项目投资和技改投资达到 58012 万元,占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 57.9% ,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三年新签招商引资项目 52 个,开工建设 47 个,建成投产 32 个;新签、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累计达到 71982 万元。外贸出口累计创汇 200 万美元,利用外资 26.9 万美元。有 7 家企业先后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

坚持规划先行。成立规划委员会、规划咨询委员会和规划执法中队,初步理顺了规划工作体制;完成了县城区总规调 介绍我的家乡来凤县~~~~~~~~~~~~~文章转载来凤网整、 7 个乡镇集镇规划和 12 个中心村规划;加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城区详规覆盖率达到 60% ,比 2003 年提高 28 个百分点;加大规划执法力度,规划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努力推进城镇建设。按照 “ 北控南拓 ” 的建设规划,围绕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 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共启动城建项目 119 个,竣工 101 个,在建 18 个, “ 一带双城三组团 ” 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确立,以东环大道、武汉大道、环西路为主的城区外环基本明朗。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和公益设施不断完善。房地产开发力度加大,城区人均居住面积增加 11 平方米,达到 22.23 平方米。乡镇集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了 7 个乡镇集镇街道硬化,百福司镇集贸市场基本建成,大河镇新区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城镇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对城区交通秩序和 14 条主要路段进行了集中整治;成功取缔城区客运三轮摩托车;高度重视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城镇和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 “ 挖山、填水、毁绿 ” 的采矿活动进行了清理和取缔。建立健全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土地市场逐步规范。

财税收入质量有所提高。预计 2006 年末,财政收入完成 16368 万元,比 2003 年增加 2550 万元,年均增长 5.8%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5631 万元,比 2003 年增加 960 万元,年均增长 6.4% ;工商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 75.4% ,比 2003 年提高 12.9 个百分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在 “ 保工资、保运转、保法定支出 ” 的同时,集中资金促发展, 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用于支持工业、农业和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达到 23995 万元;进一步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有效化解村级债务,保证乡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财政改革整体纵深推进。县乡行政事业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率达到 100% ; *** 采购目录达到 91 个,比 200 介绍我的家乡来凤县~~~~~~~~~~~~~文章转载来凤网3 年增加 22 个,三年采购资金达到 7090 万元,节约率 10.0% ;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 “ 收支两条线 ” 管理;实施了 *** 收支分类改革、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预计 200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35000 万元,年均增长 16.7%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 105000 万元,年均增长 18.0% ;各项贷款余额 95000 万元,年均增长 5.5% 。金融不良贷款占比 25.0% ,比 2003 末降低 27.5 个百分点。我县连续三年获得全州 “A 级信用县 ” 称号, 2006 年又获得 “ 全省更佳金融信用县 ” 称号。

突出服务农村、服务企业两个重点,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农业和工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 48.5% 、 45.0% 。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大批新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投入使用; “ 普九 ” 成果得到巩固,教育教学质量回升,高中扩容成效显著,职业教育有新的发展,职教就业率达到 90.0%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新增初高中教师 157 人(含青年志愿者、资教生 80 人);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发放农村义务教育 “ 两免一补 ” 资金 955 万元。完成卫生 “ 三权 ” 上划、防监分离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疾控 *** 建设,重大疾病控制卓有成效,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文体和广电事业健康发展,改造、新建了一批文体设施;成功举办州第二十届老年运动会,参加州五运会、省民运会取得较好成绩;仙佛寺石窟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剧《西兰卡普》在省参演获楚天文华奖;有线电视 *** 改造和广播电视信号 “ 村村通 ” 工程进展顺利。人口和计划生育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出生率为 8.98‰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4.79‰ 。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我县连续第四次荣获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 称号。统计、移民、环保、气象、邮政、电信、双拥、兵役、老龄、史志、档案、妇女儿童、宗教、残联、老区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介绍我的家乡来凤县~~~~~~~~~~~~~文章转载来凤网 劳动保障工作有效推进。 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社保扩面 8561 人次,各项保费征缴 7238 万元,支付各类社会保险待遇 6887.9 万元,初步建立起 “ 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 ” 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再就业培训 3726 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22054 人;城镇新增就业 9769 人,其中下岗失业再就业 3705 人,困难人员再就业 1928 人。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城镇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低保纳入 3685 户共计 5982 人,三年发放低保资金 1184.2 万元; “ 福星工程 ” 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改建福利院 29000 平方米,下拨 “ 五保 ” 供养资金 374.9 万元, “ 五保 ” 集中供养率达到 95.0% ;社会定期定量救助 3911 户共计 6886 人,救助资金 213.3 万元;对城乡贫困群众实施大病医疗救助 716 人,救助资金 106 万元;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404 万元。社会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县乡治安防控 *** ,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连续三年实现命案必破目标,荣获 “ 平安县市 ” 称号。 “ 四五 ” 普法顺利通过验收,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成效明显。高度重视 *** 工作,理顺 *** 秩序,强化 *** 责任, *** 积案逐步消化。突出煤矿、道路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加强日常监控、专项整治、隐患整改和部门联合执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来凤,凤凰迷恋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民族,开放文明的边城,开发投资的热土!物华天宝,边城贸易通四海;人杰地灵,金凤腾飞达五洲。把聪明、才智、资金、项目投放在这里,一定会获得丰厚回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