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盐井(六)——弥沙井

云南古盐井(六)

弥沙井

文图/大狗熊

这些年一直在跑云南的古盐井,直到最近才去了剑川的弥沙,其实很多次离弥沙很近,但都失之交臂。弥沙离沙溪很近,就隔着一座山,但也正是这座海拔3000多米的山,阻碍了弥沙与外界的交通。早几年还没有通公路,只有一条古老的盐马古道联通,需要步行近40公里前往;现在公路通了,也只是一条狭窄的弹石路,遇到雨雪天很难通行。

从沙溪通往弥沙的公路

航拍马坪关

马坪关

路边随处可见的野鸡

沙溪在历史上不仅是茶马古道的重镇,也是滇西几大盐井的盐的交易中心,弥沙井的盐通过马坪关古道运往沙溪,现在的公路基本上沿着这条古道修建。由于弥沙地理位置的狭窄,弥沙井的盐要靠马帮驮到沙溪集散。从沙溪出发,经过马坪关,然后再穿越一片深黑无边的原始森林,就到弥沙井。山上还积着雪,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听着谷底弥沙河汩汩流淌的声音,来到这个深藏于深山峡谷的小村。

弥沙井与云龙诺邓、洱源乔后、兰坪拉井并称滇西四大盐井。唐樊绰《蛮书》云:“又西至傍弥潜城有盐井。” 明代《弥沙井事略记》载:“弥沙井设灶八十三丁,每丁认课六百八十九斤,共月缴五万七千一百八十斤,每百售介银二两八钱,月得银一千六百零一两二钱三分六厘。”当时的弥井“人民乐业,卤脉汪洋。”《清一统志·丽江府》: 弥沙井“在剑川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有盐课大使驻此”。民国《新纂云南通志》卷三三云:“又西为傍弥沙井,则今之弥沙井也。” 20世纪50年代初年产盐2500吨,1956年后裁废。就这样,千年繁荣沉寂下来,成为隐藏在横断山脉的褶皱中的小村。直到2013年,弥井村被列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弥沙井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两座山绵延着伸向远方,谷底的弥沙河劈开群山的阻挡,滚滚流逝。在这个高山耸峙的峡谷中,一个古朴、宁静的小村顺着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岸。房屋鳞次栉比,间或错落有致,呈阶梯状靠山而居,自成一派。一座古老的廊桥横跨河上,偶有人从桥上穿行而过,岁月静好,缺少的仅是昔日的那份繁盛。

盐业的兴盛曾使弥沙井盛极一时,弥沙河两边灶城拔地而起,“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商旅辐辏,马帮络绎不绝。时间如丝绸般滑过,弥沙井这个曾经蒸腾着浓浓盐香的小山村,在岁月的斗转星移中静静地守候在弥沙河两岸。沿着幽静的河边青石板路行走,深邃的巷道,古朴的白族民居,斑驳的老墙,总让人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三坊一照壁”的庭院、“一进两院”的院落、“三进三出”的大院……间或出墙的杏花、门前盛开的桃花、墙角淡淡的野花,在春天的岁月里,构成了弥沙井的主色调。

弥沙河穿村而过,河面在村尾骤然收缩,涌入峡谷之中,为了防止河水倒灌,在这里修筑了类似都江堰分水鱼嘴的工程,把河水一分为二。鱼嘴上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建筑,当地人称为江心亭。这样的古代水利工程在云南并不多见,数百年前能修筑这样的工程,可见弥沙井的重要地位与经济实力。

如今,弥沙井仅剩一口明代的盐井,正好位于盐神祠内,是2005年修复盐神祠的时候才打开的,也是目前村里唯一能看到的盐井。下到井口需要下一段陡峭的阶梯,井口约有2米高、1米多宽。盐井两边砌着保护古井的石壁,从石壁上还不时有盐水滴落。盐神祠内供奉的是“盐神母”,相传有位未出嫁的杨氏女子,每天都在山里放牛,她发现牛总是跑到山脚的箐子里喝水,她便尝了尝水的味道,发现是咸的,于是她就告诉乡亲们。弥沙井开采后,为了纪念这位女子,便将她封为“盐神母”。每年农历四月八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要到村西山顶上的百花潭迎接“盐神母”,并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有耍牛、耍龙、耍狮、打渔、砍柴及三弦情歌对唱、戏曲等,一直延续至今。

弥沙井还因盐业的兴盛而吸引了各种外来的宗教文化,昭应寺和三圣宫一直以来都是弥沙一带宗教活动的集中地。沿着古老的石阶,于参天柏树与盘枝交错的楸木林间,就能看到昭应寺。寺里的《新建昭应寺碑记》镌载:“至万历己未(1573年)年梵刹朽蠹,四壁倾颓……”,到天启二年(1622年),壬戎太簇月竣工,历时四十九年。远观昭应寺,大殿为重檐歇山式,有“欂栌节棁之华”,飞檐斗拱,斗角勾心,十分壮观。寺内还有座古戏台,据说当年从外面请来的戏班子开年要唱一两个月才离去。岁月时光带走繁华与热闹,留下了古寺、戏台的幽幽韵味。

上天赐予了弥沙井宝贵的财富,岁月又把它埋藏在深山峡谷之中。弥沙井的盐味早已融入了历史的天空,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失落的古盐井,流逝的风景依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