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老照片及署名除外)
开往春天的地铁,继续开启4号线之旅。
出了登瀛站,迎面而来的是岭西社区,因建村时位于登瀛西岭之西,故称为岭西。岭西连接前登瀛、西登瀛、后登瀛等古村落,依山面海,形成了一片舒适的聚居地。
登瀛的名字,与先祖们立足时的活动轨迹有关;登瀛湾,又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儿女们;登瀛梨雪,作为青岛十景,引来了大批游客……本期,探访岭西、登瀛,采访当地村民。在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查阅村志,还原一个站点的历史渊源和人文踪迹。
人文踪迹
徐福造船地 法显讲经处
登瀛站到了。
熟悉而又新奇的报站声,打破了车厢的宁静。适逢工作日,在4号线终点前一站,乘客已经不多。崭新的绿色站台,将蓝天衬托得更加鲜明。
站台正对岭西社区,鹏程万里的石碑,引导游客进入社区。背后的山峦青松覆盖。北山是岭西人常常光顾的地方,山上有石崮,名为“皇乡台”。社区老人说,岭西村是王氏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人口大迁移时,由云南大槐树里头迁至山阳(属山东昌邑)。再迁到即墨东古镇,最后迁到此地的。皇乡实际上是望乡的谐音,是因为先祖迁来之初,思乡心切,经常结伴攀登到山顶崮上,望向故乡,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山,带给岭西村人的不仅仅是丰富的资源,还有童年的记忆,生活的乐趣。马口石屋内部宽大,夏日凉风习习,透人肌骨,是村民乘凉的好去处。
向东行,即到达了前登瀛村,西登瀛村在西北方向。
整齐的村落在中午时分显得很安静,出来晒暖的老人,给半岛全媒体记者介绍,村里现在村民还不少,虽然年长人居多,但人气还算不错。后面的山林是他最喜欢逛的地方,青松掩映,山花缤纷。山上种植梨树,“现在还没开花,等到花开的时候,非常好看”。登瀛坐落山海间,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非常舒适,也是老人长寿的秘诀。
登瀛名字的由来有一段长长的发展历史。人类活动的痕迹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西海岸新区琅琊台上,秦始皇三次登临,遣徐福等方士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
海边眺望,已无法穿越岁月的云烟,看到秦始皇巡视的盛大场面。不过,海边矗立的岛屿,似乎仍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漂浮于海上的一座小岛,名为徐福岛。显然,它的得名,就与徐福有关。全岛树林茂密,野花次第盛开,四季常绿。若干小岛围绕在它周围,组成一个岛群。最近的小福岛,小巧玲珑,宛如山水盆景;驮篓岛如巨大的驮篓倒置在水中,奔腾的浪花,撞击在石头上,溅起“海天飞雪”;东面的老公岛像一个饽饽,所以也叫饽饽岛;还有鲍鱼岛,在潮起潮落中时潜时浮。山海起伏连绵,海天一色,如此意境,怎能让人不感觉仿佛进入仙境,“羽化成仙”?
所以,徐福将伐木造船的地方选在了登瀛。有专家称,“登瀛”有“从这里出发,登上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的瀛洲”的意思。在登瀛,有一块望儿石,传说中数千童男童女随徐福东渡,母亲站在海边苦盼孩儿归来,日久竟化为一块极目远眺的人形岩石,在企盼远行的孩子平安归来。
从沙子口码头,沿沙港路前行,经过栲栳村,抵达潮海院,这里被视为法显取经回国后第一个讲经、译经的场所。潮海院规模宏伟,环山傍海,松竹蔚盛,是一处幽静的胜地。高僧法显取经归来,“西北行,求岸。昼夜十二日到长广郡界,牢山(崂山)南岸,便得好水菜”(《佛国记》)。登陆青岛的地点,有观点认为就是登瀛湾。
追根溯源
王氏烧炭窑 椒梨育湾港
方士、高僧的短暂停留给登瀛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至于是否有居住的人群记载不多,真正的居民定居时间来到了明朝。
1404年,明朝永乐二年,王氏祖先伯英、伯能、伯俊、伯杰四兄弟长途跋涉,寻找一处风景秀美、可以落脚的地点,成为他们此行的目的。终于,三面环山、一面环海、河流围绕、阳光充盈、山清水秀的盆地吸引了他们。山林有种类繁多的树木,大海中有丰富的鱼虾,寻觅已久的宝地终于找到了。
为避免洪水成灾、狂风肆虐和海水倒灌,有经验的先民们,没有将家建筑在海边,而是更靠近山林,登瀛村的山林早期遍布檀、柞、楸、枫等林木,可以伐树烧炭,成为他们维持生计之道。
当然,这种以烧炭为主的生活方式,也会伴随着零碎的蔬菜粮食种植、庭院中零星果木以及家畜的养殖。然而,林木毕竟有限,因为檀木伐净,其他木材烧制的木炭在质量上无法与之媲美,这种赖以生存的主业无法为继。加上人口繁衍,环境日显逼仄,“以壤地偏小众不胜容,伯俊、伯杰二祖遂适登州府莱阳县,卜居三都河,又有迁入海阳县夏村居者至今,族大人众且亦时相往来,俊、杰二祖乃三都河夏村之始祖。而登瑶(窑)之始祖则英、能也……”
其他姓氏如李姓先祖也随之迁来,他们见这里遍布炭窑,加之长途跋涉来此不易,遂将居处定名为“登窑”。村里的第二大姓李姓迁自于“小云南”(今山西大同以南),来山东后分成二支,一支定居登瀛村,另一支去了山东的海阳县,到现在两地李氏在造屋、辟街、安装碾磨等设施上均统一样式、统一名称。
清乾隆初年,番薯被引进青岛地区,很快就成了崂山山区民众的主食之一。番薯的广泛种植引发了水土流失,加剧了登瀛湾和沙子口海岸的成陆。于是,这块新成陆的土地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新移民的首选之地。随之,客商也增多,到了清代,沙子口逐渐成为以鱼、果交易为主的市镇,登瀛村紧邻沙子口镇,在经济上慢慢整合,形成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登瀛村,这片盆地,滋养着一代代居民。登瀛村北面的椒林涧,整个山谷都是椒林和梨树,盛产花椒和窝梨,经过登瀛湾沿海路北上南下,带动了港口的繁荣和兴盛。甚至一度与青岛口、沧口展开竞争。据记载,登瀛村前的登瀛湾,直到20世纪还帆樯林立、商贾纷然,前登瀛村盛产的花椒和窝梨,从这里出发被运往南方省市,广受欢迎。清黄肇颚《崂山续志》中记载“登窑旧有口岸……秋间椒梨熟时,渔筏之外,船舶綑载,与江南通贸易”。而《胶澳志》中对这些梨果的去处则有更详细的描述:“果木以梨为主……每年输出一千万斤……十之七八运贩于青口、海州、盐城、东台及上海等处,一部分运往诸城、胶州、海参崴、大连……”交通的便利也带来了商业的繁华,前登瀛村宛若一方大邑,崂山重镇,直到今天,村中老街还时常可见拴马石、大照壁等旧时遗物,在诉说着当日的繁华。
终究,因地理位置的原因,登瀛湾港口逐渐衰落。
1934年,时任青岛市市长的沈鸿烈在兴办学校和开发崂山建“梯子石”时,因传说这里曾是当年为秦始皇求不死药的徐福伐木造船的地方,便改名为“登瀛”。
十景之一
梨花盛开时,繁华似银雪
春寒料峭,草木尚未完全复苏。群山拥抱着登瀛村,透过每一条小巷的景深,都能望到巍峨的山峰。可以想象,梨花盛开的季节,繁花似雪,璀璨如烟,怎能不醉了游人?
文史专家鲁海先生曾说,崂山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花果山,俗称少山杏、丹山桃、九水樱桃、沙沟葡萄、登瀛梨,登瀛梨即称为“崂山梨”,洪深的话剧《卖梨人》就是取材于此。而登瀛梨雪更是闻名遐迩。
登瀛村究竟从何时起广栽梨树的,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当地人口耳相传的是,清康熙年间,时任即墨县令的康霖生勤政爱民,他见崂山“硗确瘦瘠,不堪种稼”,经审视曰:“此土质树椒为宜。”遂派人到其故里磁州运来花椒树苗教山民种植,未几即获利颇丰。而这种崂山特有的“窝梨”,当与花椒同时兴起。至今还没有定论,不过从古人的游记诗文中可知,至少在清光绪之前,登瀛村的梨树栽植就已颇具规模了。
光绪年间高密文人孙凤云在《游崂续记》中写道:“前临沧海,后抱大山,梨园椒林,连阡接陌,乃土沃民肥之地也。西南海滩,帆樯林立,曰:‘登窑港’。”他在感叹之余,还做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此地的留恋之情:
崎岖尽处落平川,菘圃椒梨接稻田。
三面峰峦一面海,千重竹树百重泉。
屋多跨水斜分径,帆远依山高入天。
此是东崂名胜地,教人错认武陵仙。
清光绪年间,掖县举人林钟柱曾在春日夜宿此处,晨起登山,在游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胜景,“登北峰,凭石远眺,香雪满目,山坡田隙,皆种梨花,周围数十里,绝无杂卉”。
随着道路的通畅,更多的人看到了登瀛梨花景色。过去,到登瀛一带,需要走穿山小路,蜿蜒曲折,雨天泥泞。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后,为了能够到崂山游玩,于1904年修建了从台东至崂山柳树台的公路台柳路,全长30余公里,能通汽车,村民过后山即可沿此公路出山。台柳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早通行汽车的公路。与此同时,德国当局还致力于崂山山区开发,兴建供旅游者食宿、娱乐的“麦克伦堡”。麦克伦堡绘制崂山游览图,整修登山道路16条,并依次编号,其中的7号、9号、14号、16号路均经过登瀛。
道路通游人至,每到梨花盛开时,崂山一带游人如织,“登瀛梨雪”这一胜景也随着中外游客的到来而远播海内外。而崂山窝梨随着贸易的兴盛更成为江浙一带居民最喜爱的水果之一。据悉,在1925年秋季举办的青岛市“农产展览会”上,登窑(瀛)村、西登窑(瀛)村送去参展的梨果均获大奖。
广泛的种植,使得梨花盛开异常壮观。清末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的劳乃宣寓居青岛时,经常到登瀛一带游览,并写有《看梨花》:“杨柳轻风拂面吹,家山深处访幽姿。霜凌绝壁三千仞,雪翦平原十万枝。新麦几畦围翠浪,小桃一树衬丹脂。归途更觉花光盛,正是斜阳欲下时。”1928年编写的《胶澳志》中也多有提及:“登瀛村植梨尤盛,花时远望如云,艳丽夺目,而姿态雄伟,心胸开阔,所谓观樱盛会又如小巫见大巫矣”。上世纪30年代,青岛评选出十景,登瀛梨雪赫然在列。后来评选的崂山二十四景中,也有登窑香雪。
为使游人观赏方便,政府特意在登瀛村东侧的“条子山”上建起一个风格古朴典雅的凉亭,内置石桌石凳。游人坐在亭中放眼四望,只见身后群山青松如黛,远方大海烟波浩渺,脚下的千顷梨雪翻波涌浪……可惜的是,这座凉亭于1946年被驻青美军用机枪扫射击坍。但梨花的景色一直存在。
《崂山志》的作者周至元(1910年~1962年)对崂山进行了全方位实地考察,对登瀛的梨花印象深刻,他在《登窑观梨花》中写道:
玉蕊琼英比邻难,漫山匝岫总漫漫。
万顷沧海云无踪,一片银涛雪不寒。
人物故事
《卖梨人》洪深,劫后忆“桃花”
在崂山,在沙子口,在登瀛,总能“邂逅”一个人的踪迹,他曾经在这里居住,也曾经来这里游览,他与此地的缘分颇深,他就是写出《卖梨人》,创作了《劫后桃花》的著名剧作家洪深。
洪深于1894年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先祖洪亮吉曾是乾隆年间颇有名望的文学家。洪深的父亲洪述祖曾在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期间,任内务部秘书。1913年,洪述祖卷入宋教仁遇刺案,文史专家鲁勇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当年宋教仁被杀,舆论认为是袁世凯授意、洪述祖策划,为躲风头,洪述祖便避居青岛,当时青岛还是德国人的租借地。随着父亲的移居,洪深与青岛的渊源也由此开始。
定居到湖南路后,洪述祖在崂山南九水河边修建了一处名为“观川台”的别墅。这期间,洪深正在清华学堂读书,每逢寒暑假时就会来到青岛度假。他经常上崂山居住,与周边的山民们聊天,了解山民的生活状况,正是这些民间疾苦的生活片段,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1915年,洪深以崂山人与崂山梨的故事为题材,发表了第一个剧本《卖梨人》,由此走上戏剧创作的道路,成为我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在《戏剧的人生》一文里,洪深说明了《卖梨人》的剧情,“《卖梨人》是我的第一个剧本,是一个教训意味极重的趣剧。所写的是一个卖水果的小贩,挑担行过一家巨绅门口,豪仆们白吃他的梨不给钱,反而打了他一顿;诉之主人,那绅士的少年出来查问,也白吃他的梨不给钱,反而要送他到衙门里去惩办;去打官司,老爷升堂审案,也白吃他的梨不给钱,反而押他入牢狱……”
然而,平静的生活被日本侵略者再次打乱。1915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后,将魔爪伸向了崂山,强行没收了洪述祖的观川台。洪深在《太白》杂志1934年第一卷第四期上发表的散文《我的“失地”》,记录了这段经历:“久住青岛的人,谁不知道南九水是崂山的一个胜境;谁不知道我父亲观川居士在那里筑有一座别墅,名为‘观川台’;又谁不知道在日本人战胜了德国人的那年,日本人硬把这所别墅占据了,开上了一爿料理店。”
二十载的岁月过后,1934年,洪深受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邀请,到山东大学接替离职的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洪深租住在福山路1号的一幢欧式小楼里。
重回青岛,再登崂山,观川台已面目全非,故园易手,洪深感慨万千。洪深的女儿洪钤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再来青岛,父亲有了更多的阅历、判断和思考,《我的“失地”》就像他的半部家史,表现出父亲年过四十之时的心境,酸楚、悲怆、无奈”。如洪深在《我的“失地”中》所写,每次到青岛,他总是设法到南九水去探视一次,独自一人的时候多。但是洪深“轻易不敢对人家说,我才是这屋的真正主人;人家也不晓得我还有这样一块‘失地’”。
在这里,洪深曾在某间小屋坐卧读书,在某处小池种荸荠养鲫鱼……回忆起这一切,洪深“莫名其妙地高兴起来”,但这再也收不回来的故园,也使他深感无奈,自责“没有出息的我”。洪钤说,父亲此时“既愉悦又悲伤”。
往事如昨,惓缱难排,洪深将青岛遭受德、日殖民统治的历史和家产观川台被日本人霸占的遭际交糅一起,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1935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不惜耗费巨资,组成阵容强大的剧组来青岛拍摄了这部影片。
剧组专程到沙子口拍摄外景,并有工作人员将拍摄的沙子口大桥和沙子口前湾两张珍贵的照片,留存在青岛山海关21号蝴蝶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