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湖乡,大湘西最大的一块“飞地”

飞地,又称插花地、嵌地,历史上也称犬牙之地、华离之地、瓯脱之地,是指被其他行政区划包围的小块地域,即远离直属辖区而存在于另一个行政区划中。比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以及最近闹得很凶的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在大湘西,最大的一块 “飞地”是贵州省的天柱县地湖乡。它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远离天柱,其周边被湖南会同的地灵乡、广坪镇以及靖州县的大堡子镇、坳上镇包围。村民若想上县城,必须经过湖南境内;天柱县领导要下到地湖乡,必须先“出差”湖南。

据说,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小的山坡,老远一看,就像一把水壶,人们就把这一带叫做地壶。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人们就把它写成了地湖。

地湖乡位于贵州省天柱县东南面,距县城55公里,距离会同县城约25公里。全乡辖5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寨,面积30.5平方公里 ,人口不到5000人,90%为苗族, 90%为吴姓。

地湖吴姓人都自认是世德公的后裔。相传,当地有个蒋姓的大地主,他有个女儿是哑巴,算命先生说,她只有见到未来的丈夫才会开口说话。她18岁那年,年青的世德公从远口来地湖卖鱼,这名女子跑进家突然对父亲大喊:“有个卖鱼的人来了!”父亲认为女儿突然开口说话,是缘分已到,于是招吴姓青年为婿,并给了他很多田地。世德公于是在此开枝散叶,并不断扩充田地,成了当地的主人。

地湖之所以成为插花地,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天柱“改所为县”一事有关。在天柱建县以前,地湖连同远口、大样、竹林、杨家寨等地均归属会同县管辖。万历皇帝为了安抚苗人建立天柱县之后,“洞乡四里士民诣臣投牒请恩,愿附新县”,地湖连同上述地方就一并划归天柱县管辖,地湖就成了飞落会同的插花地。

据康熙二十二年编订的《天柱县志》载:“……明洪武二十四年,苗人猖獗,楚王率领官军征进大坪、小坪等处,始撤靖州卫左千户以守御之,此天柱所之所由来。越万历二十五年,本所吏目朱梓抚苗向化,申详兵备道徐公榜、分守道郑公锐、分巡道陈公惇临、贵州巡抚江公东之、湖广巡抚李公得阳、巡按赵公文炳,会疏请照武冈、城步例,改所为县。照山东费、郯二县例,以吏员升县令,遂改为天柱县。割会同峒乡、口乡、汶溪并本所苗寨以成县治,爰设知县。”

当时,会同、天柱都是湖广行省所辖属地,地湖分属不同县份,人们还不怎么会将地湖当插花地去看待。清雍正四年(1726年),天柱县由湖广靖州府改隶贵州黎平府。雍正十一年又改隶贵州行省的镇远府管辖。由于天柱县一带多丘陵山地,从设县以来至民国,多次划界改隶,逐渐导致地湖乡成为了一块孑然独立的飞地。

我多次到过地湖,觉得这块飞地很有意思——

从某个角度来看,地湖乡不仅是行政上的“孤岛”,还是地理生态和民族文化上的“孤岛”。地湖乡仅有一条公路连接天柱县城,这条道路在湖南境内约15公里。很有意思的是,这一段处在湖南境内的公路,路面是属于贵州的,在道路两旁田土则都是湖南的。

地湖乡政府设在一个小山坡上,下面有一条街,以小桥为界,其中小部分属于贵州,大部分属于湖南会同的地灵乡团结村。假若你在湖南街头点一根烟,然后到贵州街面转一圈,那根烟还不会抽完。传说一次黔东南州的州长到地湖视察,县乡领导准备请州长走几步到一个餐馆吃饭,州长一听那是湖南的,感觉不好,坚持要在贵州吃,搞得大家花了一个多小时,饿着肚子赶回了天柱。

前些年,电话、手机的长途费很贵。因为分属两省,相隔百十米都是长途,当地群众家里只好装两台电话,联系湖南的亲友就用湖南电话,联系贵州亲友则用贵州电话。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我在广播电视部门工作时,支持地灵的团结村建了个地面卫星接收站,并发展了两百多有线电视用户,当然也包括了地湖乡政府等单位和村民。当时频道很少,我特意要他们转好贵州卫视的节目,以方便贵州的观众收看。

在地湖,两省之间没有大山大河相隔,而是紧密相连,语言和生活习惯大同小异。在这里,上下两丘田可能分属两个省,村团的房屋一栋是湖南的,另一栋可能就是贵州的门牌,不是本地人根本分不出来。令人欣慰的是,边界两省的群众友好相处,许多人家互为亲戚。不同的两个省没有隔阂,老人一起聊天,小孩一起玩耍,鸡鸭随便出省,邻里间其乐融融。距离地湖乡政府仅仅一两百米的湖南村落,特意取名为团结村,体现了大家团结友好的心愿。同时,当地还修建了团结桥、团结水坝等。

地湖与湖南的6个行政村杂居,省与省之间有些政策不同,如计划生育、居民养老、小孩教育、田地承包,等等。这些,虽然有相互间羡慕嫉妒的情况,但是也使大家有了更多的话题。

边界之地,难免有山林、田土等纠纷。很早以前,就有个“虎形山柴山纠纷”的故事。传说世德公定居地湖后,吴姓势力逐渐壮大,蒋姓颇为不甘,想着要回虎形山,那是一座柴山。吴蒋两族面对日益增多的纠纷,最后商定以砍树为评判,树倒向哪边则哪边为胜。结果吴姓胜出,吴姓人认为有神灵保护着他们拥有这片土地。

1940年5月,天柱县政府就与会同县政府在广坪羊角坪村会勘,签订了《天会边界会勘结果报告》,并报两省民政厅调整了射旗冲、桥冲、三角团等村寨的归属。现在,虽然也有一些山林纠纷,但是一般都动嘴不动手,大家本着邻里情谊而协商解决。

插花地在湖南与贵州边界很多。在我们会同,还有炮团乡的主山冲、阳塆团、饭香垠三个行政村,也分别被包围在贵州天柱县内,我当年多次到这三个村采访,都需要经过贵州的地界。

地湖乡插花地的形成乃至延续至今,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和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其实,在今天社会经济大融合的背景下,省界、县界已经没有过去那样重要了。

推荐阅读